陈梦庚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多思,注意积累,同时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技巧和术语。解答时,先要读懂全诗,再逐句进行解析,最后概括作答。 “求仙曾误几英雄”的意思是:寻求神仙曾误了几位有志于建功立业的英雄。这一句中,“求仙”是诗人所追求的目标,“误”是说诗人的这一行动给那些英雄们造成了什么影响。“只为沉迷利欲中”,“为”即因为;“沉迷”,指沉溺,迷恋
诗句解析 1. 灯夕 - 关键词:灯夕 - 注释:此诗描述的是在元宵节夜晚的情景,强调节日氛围。 - 赏析:通过“灯夕”二字,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节日氛围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这种文化传统的尊重和怀念。 2. 人生能看几番灯 - 关键词:人生 - 注释:此处的人生是指人的生命或生活过程。 - 赏析:诗人通过“能看几番灯”这一形象的表达方式,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这首诗的格式是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下面是它的逐句释义和译文: 1. 仙船何事架岩隈(wēi):仙船为何在岩石的弯曲处搭建? - 解释:这里用问的语气表达了对仙船搭建地点的好奇。 2. 不遂浮槎八月来:不能顺从八月的潮汐到来。 - 解释:暗示仙船没有按照预定的时间到来。 3. 莫是飞仙无所用:莫非是神仙没有什么用处么? - 解释:诗人猜测仙船可能没有按照预定的目的使用
【注释】 幔亭:即幔亭山,在福建武夷。山中别是一桃源:指幔亭山是武夷九曲的源头。 彩屋:指虹桥。 排檐元是武夷孙:排檐,即廊檐下悬挂的横幅,这里指挂有横幅的檐柱。元,原本。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游幔亭山,见山中景色如世外桃源而感叹不已。 首句“山中别是一桃源”是全诗的中心思想。前两句写幔亭山是世外桃源,后两句写人仍迷恋于世俗。 第二句“彩屋虹桥影不存”与第三句形成对比,突出了幔亭山的幽静和美丽
【注释】 唐刻石:指唐玄宗天宝年间,在泰山顶上的一块巨石上镌刻了《纪泰山铭》,即著名的“纪泰山铭”。 长忆:长久地怀念。 唐从:唐朝从天宝初(742年)。 开元: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开元是唐玄宗统治时期的年号。 气象: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这里指唐玄宗的统治时期。 无馀:完全没有剩余的东西,形容十分美好。 宫中已制霓裳曲:宫中已经制作了《霓裳羽衣舞》。 刻石山灵:指泰山的神。 失笑渠
【译文】 仙人的肌肤没有污垢却散发着香气,哪里用得着山间开浴堂? 我想追随他洗掉骨髓中的污垢,骑上鲸鱼散发在水云乡。 【注释】 武夷仙浴堂:武夷山中有一个道士叫陈君龙,住在九曲溪边武夷宫附近。他修炼多年,身体力行,有道气,能通灵,自称有“三洗髓”之法,能洗去身上的污垢而返本还元,所以人称陈君龙为“仙”。陈君龙常到九曲溪畔的武夷宫来游玩,并在那里洗澡,据说他的澡水可以使人返老还童
注释: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的东北部。武夷山脉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巨大山脉,由南向北延伸。武夷山以其独特的风景和丰富的资源而闻名于世。 图经,指的是关于武夷山的书籍或地图。旧碑,指的是刻有文字的石碑,这些石碑记录了武夷山的历史和传说。 怪奇多是说秦时,指的是在秦朝时期,武夷山的景色奇特迷人。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疆域辽阔,文化灿烂
注释: - 自一而三散万殊:从一开始,逐渐分散成各种不同的东西。 - 学惟定力是功夫:学习必须通过坚定的努力。 - 十分谨处持盘水:小心地处理着盘子里的水。 - 万理紬来似辘轳:用许多方法来梳理(事物)。 - 痴叔床空唯易在:痴迷的叔叔的空床只有周易在那里。 - 濂溪阁冷有图无:濂溪阁冷清,没有画。 - 希天穷到渊渊地:像天空一样广阔,深入地下。 - 子肯闲来拥地炉:您愿意闲暇的时候抱起地炉。
诗句输出 越吟,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战国时越人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以寄乡思。后遂以“庄舄越吟、庄舄思归、秦声、越吟”等表达不忘故国家园,爱国怀乡的思想感情。 译文:越地的鞋子在漫长的旅途中长吟,生老病死的岁月里空度青春痴心不改。 注释:越地的鞋子,指的是庄舄。他在楚国做官,但始终怀念故乡越国,所以用“越吟”来表达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生空照社
自刘真君庵上登飞云 列仙坛上碧鸡鸣,布袜青鞋取次行。 上界烟霞疑可到,东方草木渐知名。 一泓沧海杯浮景,万点青山棋落枰。 脚底云飞寒带雨,此身知是在蓬瀛。 注释: 1. 刘真君:指道教中著名的高仙之一刘纲,他的修炼成就了道法高深的境界。 2. 碧鸡:这里指碧鸡山,是传说中的仙人修炼之地。 3. 布袜青鞋:古代道士出家前通常穿着朴素的布袜和青色的鞋子,以表示清贫。 4. 上界:指的是神仙居住的天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