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阅
【注释】 高亭山:即汉阳山。汉阳在今武汉市武昌县西南,为长江之滨的一高地。 苍苍:苍翠貌。 黄叶:落叶也。 闲亭:指高亭山之亭。 数点青:青山数点。 过客:来游或经过此山的人。 兴废事:指此地因战争而被毁坏,又经修复之事。 犹言:还称说。 汉县:指汉阳县,治所在今湖北汉川县。高亭汉阳县治旧址,位于今汉阳市境内。 【赏析】 起句写山,以满山苍翠的黄叶烘托高亭山的峻伟,渲染了深秋的山色,给人以清幽
湖上千山山外天,寒光翠色混轻烟。 篮舆路转重回首,疑是松江在目前。 注释: 湖上千山,远远望去,如同山外的天地一样。这里的“千山”指的是湖面上的山峰,它们在远处显得非常清晰,仿佛与天空相接。而当视线移向湖水时,却发现湖面上的景色也如画一般,那层层叠叠的山峦在湖面上呈现出来,与远处的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空灵、梦幻的感觉。 寒光翠色混轻烟。 这里的“寒光翠色”形容的是山的颜色和湖水的颜色
湖水随风洗岸沙,笋梢成竹荻生芽。 不知谁唤春归去,留下子规啼晚花。 注释:湖面宽阔宁静,随着微风轻轻摇晃,岸边的沙地也似乎在水边清洗。嫩绿的竹笋从竹枝顶端生长出来,而竹叶则开始冒出新芽。不知何故,春天仿佛被某个声音召唤着离去,只留下杜鹃鸟在傍晚时分啼叫,使得花朵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译文:湖水随着微风轻轻拍打岸边的沙地,岸边长满了竹子和芦苇,这些植物开始发芽成长
注释: 在小窗下,我独自举杯饮酒,心中满怀离愁别绪,匆匆一瞥间就告别了。分别之后,谁来和我一起共度这漫漫旅途呢?寒食节的东风刚刚吹拂过后,我就要踏上归途,寻找那个曾经和我约定要一起过蒜山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美好期待。 “小窗杯酒恨匆匆”,诗人在小窗之下,手持酒杯,独自品尝着酒的滋味,却感到时间过得如此之快。这种感慨与遗憾
【注释】 郴江:指郴江的风光。 百咏:指诗人对郴江风光的描写。 数叶:形容荷叶的薄而轻。 荷衣:用荷花来比喻荷叶,也借代荷花。 一短藜:形容拄杖的长度短小。 凭尽阑干:在栏杆上站了很久。 【译文】 荷衣(荷叶)一片片如树叶般轻薄,手持一杖倚靠亭子的斜晖。 没有人理解诗中所画的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我独自凭倚着栏杆久久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郴江时所做,写的是他游览郴江时的所见所感
濡须寺 筇杖芒鞋上小蓬,半篙春水饱帆风。 两关三寺山无数,藏在蒙蒙烟雨中。 注释: - 濡须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西南岸的宿松县境内,是三国时孙皓在濡须口所建。 - 筇杖:筇竹做的手杖 - 芒鞋:用草编成的一种鞋子,也称为“麻鞋”。 - 小蓬:指小船。 - 半篙:指船的一半长度。 - 春水:春天的水。 - 帆风:帆上的风。 - 两关三寺:指濡须口附近的两座关口和三座古寺。 - 山无数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苏仙山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苏仙山的美丽景色展现在读者面前。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注释 - 苏仙山:指的是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的苏仙岭景区。 - 一溪清泚万峰环:形容苏仙岭上的小溪清澈见底,周围环绕着连绵的山峰。 - 人过重重紫翠间:暗示着山路崎岖,穿越层层绿意盎然的竹林和松林。 - 绿竹乔松三十里:描述了从山脚下到山顶上,长达三十里的绿色植被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紫微亭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时景色变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春来犹未到金庭”。这里,“金庭”指的是古代皇家园林中的一处景点,位于皇宫内廷,象征着富贵和权力。而“春来犹未到金庭”则表达了春天还未到来,人们还没有察觉到季节的变化。这里使用了“犹”字,表示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迁尚未明显,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尚需时日。同时
这首诗的标题为《郴江百咏东楼》,是宋代阮阅的作品。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与赏析: - 山似龟形古戍西:描述的是一幅山形如龟且位于古戍西边的景象。 - 刳肠钻灼犹难信:通过夸张手法表达了对某种难以相信的事物的质疑。 - 顽石何缘解有知:表达对石头这种无知无觉之物的疑问。 诗句“山似龟形古戍西”描绘了一座山峰如同乌龟的形状,屹立在古城的西侧
注释译文如下: - 细雨斜风入乱山,湿云堆里见东关。 这句诗描写了一幅春雨绵绵的景象。“细雨斜风”形容春雨如丝般细密,斜风则描绘出春风吹拂的感觉。而“入乱山”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雨如同被卷入山中一般,使得山峦变得凌乱。“湿云堆里见东关”,则是说在湿润的云雾中隐约可以看到东边的关口,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来临。 - 一筇来访林间寺,杜宇数声春又还。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独自一人来到寺庙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