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阅
【注释】 郴江:指郴州(今属湖南)的湘江。百咏东楼:在郴县有一座东楼,相传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任永州的司户参军时所建,他曾在这里写下了《郴州旅舍》诗,后人为纪念他,将此楼称为“韩公楼”。 檐楹:屋檐和房梁。山影水光中:山的倒影和水面的光影。 携酒来时伴钓翁:携带着酒来到此地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一个钓鱼的老翁。 四岸烟云芳草绿:四岸上烟雾朦胧,云气缭绕,芳草葱郁翠绿。 一栏风雨落花红
【注释】 1. 筇竹枝:指竹制的手杖。 2. 屐齿摇:穿着木屐,走起来声音清脆,像是踏在有节奏的节拍上,所以叫“屐齿摇”。 3. 千峰险似三川峡:形容郴江两岸山峰高峻,陡峭如三川峡谷。三川,泛指岷山、剑阁、峨眉山一带。 4. 八月潮:指农历八月间的大潮。 5.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绝,前两句描绘了诗人登上东楼后所见的景色:筇竹枝弯弯,屐齿摇摇晃晃,身在烟霄之上。后两句描绘了诗人所观的壮丽景色
【注释】 范晔:南朝宋的大臣,曾主持编撰《后汉书》,著有《南史》。才书十二人:指范晔所著《后汉书》中的12位人物。《南史》中记载的12位人物。桂阳三太守:南朝宋时,桂阳郡有三个太守。 【赏析】 《郴江百咏东楼》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通过描绘郴江景色,抒发对故乡和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东京吏治孰称循”意为在首都洛阳,谁还能说官吏的治理是循规蹈矩的呢?这里用反问的手法,表达出作者对官场腐败的不满和愤慨
【注释】雕:彩绘;甍:屋脊;拳石:指拳头般大小的石头。 【赏析】《郴江百咏·东楼》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组诗作品。此诗首联写东楼之高,与群山相映,令人目增明,意增远,终日看不尽。颔联以“人心”为喻,揭示出险恶的社会现实,并暗寓对世道人心的不满与忧虑之情。颈联点出自己的志向和抱负。末联表达自己渴望在社会上建立一番事业,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的愿望。全篇构思巧妙,立意新颖
注释:郴江百咏东楼。 和气薰蒸庶草灵,昔年闻有紫芝生。 史官不绝书祥瑞,几欲图形献此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郴州的美景和历史传说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郴江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传说,传达出诗人对郴州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敬仰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和历史的关注和尊重,以及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郴江百咏东楼》是宋代阮阅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来表达诗人的感慨。下面是诗句、译文及赏析: - 诗句: 1. “危城雉堞对东山,谁创高楼十二栏。” 2. “独鹤不来松已老,春风动处日三竿。” - 译文: 1. 城墙上的敌楼与东边的群山遥遥相对,是谁建造了那高耸入云的高楼,共有十二层栏杆。 2. 孤雁没有归来,山上的松树已经苍老,春风拂过,太阳升起已有三竿。 - 赏析:
【注释】 郴江:指流经郴州(今属湖南)的桂江。东楼:即东城上的高楼,为观赏桂江风光之胜地。危亭:高高的亭子。摘云:摘取天上浮云。四边:周围。山色:山峰的颜色。翠:深绿色。馀蕴:剩余的意脉。草色花光:花草的颜色和光彩。尽:完全。 译文 城上高楼可以摘到天上的浮云,四周是青山绿水环绕着。从高处向下俯瞰,城中景色一览无余,只见草木葱茏、春意盎然,一切生机勃发。 赏析
【注释】: 修竹:长而高耸的竹子,形容高大挺拔。苍苍:青翠欲滴的样子。剡川:地名,在今浙江嵊州一带,相传为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的地方,因而得名。《世说新语•汰侈》:“王右军得人以《兰亭集序》法帖,以为‘此真定武好事者,虽古之西巴、夏石,不能过也。”羲之: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永和年:指晋穆帝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公元353年3月3日,王羲之与名流41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聚会,作诗作文
【注释】 郴江:指流经湖南郴州的湘江。 百咏东楼:指宋代诗人黄庭坚《郴州旅舍》诗“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中的“郴江”和“东楼”。此处以“郴江”代指郴州,用“百咏”表明是多首关于郴州的诗。 曲槛:曲折的栏杆。 危梯:高高的楼梯。 紫翠:指山上茂盛的绿色植被。 苏仙:指唐代刺史苏味道。 屐(jī):一种鞋底扁平、有齿的鞋子。 穷:尽,尽头。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郴州的自然风光
【注释】 郴江:指湖南省郴州市。百咏东楼:指宋代诗人刘克庄在郴州东楼所做《郴江百咏》诗一百首,这里泛指郴州地区的众多诗词作品。 百紫千红一径深:形容花木繁盛,道路两旁的小路里种满了各种花卉和树木。 胭脂:一种鲜艳的红色颜料,这里指花朵的颜色。为地:作为地面铺陈着。为林:作为树林点缀着。 有人来问春何在:有人来询问春天在哪里。 向道花间无处寻:却不知道春天在何处寻找。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