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至龙
简胜上人 林深岚气重,一犬吠寒烟。 高思天云外,新房柏树边。 爱蒲寻石种,惜茗滤泉煎。 昔创如来殿,老于师一年。 注释: - 简胜上人:这里指的是一位名叫简胜的僧人,可能是一位修行者或者僧侣。 - 林深岚气重:树林深处,浓重的云雾弥漫。 - 一犬吠寒烟:一只狗在寒冷的烟雾中吠叫。 - 高思天云外:仰望天空,思绪飘向遥远的云端。 - 新房柏树边:新的房屋旁边种植了柏树。 - 爱蒲寻石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野菜生根土亦香,寒林晴久漏春阳。 注释:野菜在寒冷的土地上也能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野菜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也能生长,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 2. 山临古画开当户,蜗学名书篆满墙。 注释:山景如同古代画作一般美丽,书房里满是篆刻作品。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人文的丰富。山景如同艺术品一般
峡口 注释: 1. 峡深犹有路:形容峡谷虽然很深,但仍然有道路。 2. 泉远不知源:比喻泉水虽远,但源头却难以得知。 3. 禽学乡谈语:比喻鸟类学习人类的谈话和行为。 4. 山填野烧痕:比喻山被烧过的痕迹。 5. 晚风樵笛坞:指傍晚时分,山林中传来悠扬的笛声。 6. 春日酒旗村:指春天的时候,村落里飘扬着酒旗。 7. 茆舍人耕罢,凫雏浴水浑:指茅草屋的主人结束了耕作,小鸭子在水中嬉戏。 译文:
【注释】 登东山怀朱静佳:登山怀念朱静佳。东山: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相传为晋代诗人陶渊明隐居的地方。 布石行山涧:将石头铺在山涧里。布石:铺砌石块。 云封竹洞名:被云雾笼罩的竹子洞口。 照池传古貌:映照着池塘的古貌。 借箸数同庚:用筷子计算和朱静佳同年的同庚。 禽斗巢几覆:鸟雀争斗,巢几乎要被翻掉。 蛛闲网半成:蜘蛛织成的网有一半已经成了。 冬深犹见菊:冬天来临了,菊花还在盛开。 还忆晋渊明
诗句释义: 1. “忍闻秋管悲” - 忍受不住听到秋天的笛声,表达了诗人对秋日景象的感受。 2. “犹未定归期” - 还没有确定回家的时间,反映了对家的深切思念。 3. “吟咏穷边长” - 在边疆长时间吟诵,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忧虑。 4. “艰难老后知” - 年老时才体会到艰难的生活,反映了对人生的感慨。 5. “水寒鱼上少” - 水冷鱼儿难以上浮,比喻困难环境或困境中的人们。 6.
喜杨琴隐至 喜杨琴隐至:高兴杨琴隐居到我这里来。 世涂多不平,择地度吾生。 风静花迟落,云移月倒行。 自抄闲作改,客借古琴评。 凡事虚空里,何劳苦著情。 注释: 喜杨琴隐至:高兴杨琴隐居到我这里来。 世事纷扰不太平,找个地方度过我的一生。 风停花儿慢慢落下,月亮移动了却像倒着行走一样。 自己抄别人的诗来修改,客人借用古琴评价。 万事都在虚空之中,何必辛苦着感情去追求呢? 赏析:
诗句释义: 1. 海风迎铁锡,半是水为程。 - “海风”象征着远行或旅途的开始,“铁锡”可能指僧人携带的铁器和锡制器皿,表明旅途的艰辛与不易;“半是水为程”,意味着虽然旅途艰难,但有一半路程是通过水路。 2. 故国往来熟,空门宿食清。 - “故国”指的是作者的故乡或熟悉的地方,“往来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与家乡的紧密联系。而“空门宿食清”则表达了在寺庙中过夜的简朴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考查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情感等。 “拥炉收案牍”,写自己收拢书案,抱炉取暖的情景。 “市远隔喧哗”,写诗人远离嘈杂的市集,独自品茗,享受片刻安宁。 “妓唱新填曲”,点明主题。 “僮分旋碾茶”,交代诗人在友人家中饮茶的场景。 “花枝承雪重”,运用比喻的手法
【赏析】 齐云寺位于浙江天台县赤城山麓,为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建。这首诗是他在齐云寺的题壁之作。 “雨疏”两句,写景。雨后初晴,天空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密的雨点,飘洒着落在了齐云寺的屋檐下。这雨,像轻绢一样,在屋檐上铺开,把横塘上的小桥点缀得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而横塘的景色则隐约地映入人们的眼帘里,让人感受到一种朦胧美。 “接竹通生水,搴萝补坏墙。”此二句写寺中景物。竹子与水相连,好像连成一体
昨夜东风多,花神莫之禦。 玉立对幽人,十分尽情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