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会
诗句解释: 1. “将抵家遇雨”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快要到家时却遇到下雨的情境。"将抵家"表示即将回到家中,而"遇雨"说明此时正下着雨。这种天气状况可能给归途带来不便,增加了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 2. “遄车偏值雨连天” - “遄车偏值雨连天”描述了车辆在雨中行进的情景,"遄车"指快速行驶的车辆,"偏值雨连天"意味着这场雨持续了很长时间且不断加剧。这句话描绘了一幅雨水连绵的画面
诗句注释: - “小立西风翠袖垂”:描述诗人在西风中站立,衣袂随风摆动。 - “淡黄蛱蝶 高低”:指色彩淡雅的蝴蝶飞舞,形成美丽的画面。 - “重门不锁秋香冷”:形容秋天的寂静与香气。 - “何处人家有木犀”:询问或想象是否有人家种植了桂花。 译文: - “小立西风翠袖垂,淡黄蛱蝶 高低。”:在秋风中,我轻轻站立,衣袖随风飘扬,周围是翩翩起舞的淡黄色蝴蝶。 - “重门不锁秋香冷,何处人家有木犀
【注释】 栖贤桥:在苏州城西阊门外,是古时通往灵隐寺的必经之路。开:指开花。无别事:没有其他事情。补袈裟:修补僧衣,因为袈裟被风刮破了。 【赏析】 《寄栖贤涣上人》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一首五绝。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隐居者的深切同情与尊敬之情。 “栖贤桥下水流沙,开了菖蒲几度花。”栖贤桥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是古时通往灵隐寺的必经之路。这里的河流清澈见底,两岸绿柳成荫,环境优美宁静。然而
注释:我醉心于青山,回忆旧时的游玩之地,这两年流落古杭州。梦中云影忽向东飘去,石上的青苔和花都显得无限秋意。 赏析:诗人用“醉踏青山忆旧游”开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回忆起过去的游玩,感叹这两年的流落在此。接着,“梦随云影忽东去”,诗人梦到自己随风而去,仿佛穿越时空。然后,“石上藓花无限秋”,诗人看到石头上的青苔和花,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句释义 1 分宁县斋:指的是诗人在江西分宁县的住所或居所。"斋"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书房,是读书写字的地方。 2. 日高窗下枕书眠: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场景,当太阳高照时,诗人在窗下读书至夜幕降临时分,甚至睡去。"日高"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枕书眠"则传达了一种沉浸在学问或书籍中的生活状态。 3. 带得吟情到梦边:诗人把对诗的热爱和情感带到了梦境中。这里的"吟情"指诗歌的情怀
题岘坡书院(其一) 羊公碑字晋苔昏,中有襄人古泪痕。 忆作风烟涨尘土,自今日月照乾坤。 维瓯有客伤前哲,以岘名坡续后昆。 且莫掀窗看凫白,为君王洗汉江浑。 注释: 1. 羊公碑字晋苔昏:指晋代羊祜的碑文在岁月的长河中已经模糊不清。 2. 襄人古泪痕:指的是历史上因襄阳失守而流泪的英雄人物。 3. 忆作风烟涨尘土:形容过去战乱时期的混乱和尘土飞扬的景象。 4. 今日月照乾坤
【注释】 游金精山:游历金精山。金精山,在江西贵溪县西南,因山上有金精洞而得名。栈阁(zhuàng jué):古代设在高山上的供行人上下的栈道。潺潺:水流声。白石寨:地名。青石磴:青石台阶。藓花:苔藓上长出的花纹或斑点。汉时:汉代,这里指汉朝时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金精山的诗。诗人描绘了金精山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首句写清晨登临金精山时所见之景
寄江西友人 浮云净尽倚栏干,西望南楼未得还。 怕有旧人相借问,为梅移屋近孤山。 注释: 1. 浮云净尽倚栏干:浮云完全消散了,诗人倚着栏杆远眺。 2. 西望南楼未得还:向西遥望南方的楼房没有回来。 3. 怕有旧人相借问:恐怕有过去相识的人来借问(这里指打听)。 4. 为梅移屋近孤山:因为想欣赏梅花就把它移到孤山顶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己思念友人的诗
【注释】 梅花:指梅花的枝干。江梅:即江边的梅树。欲雪:将要下雪。树槎牙:树枝交错。雪片飘零: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梅片斜:梅片斜着飘落下来。半有和风到窗纸,不知是雪是梅花:半有和风吹进窗内,不知道是雪花还是梅花。 【赏析】 这首诗写景如画,意境清雅,富有情趣。诗人以“江梅”开篇,便勾勒出一幅寒梅傲雪的图画。接着,又从视觉角度描绘了“江梅欲雪树槎牙”这一细节,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梅花在冰雪中的挺拔姿态
【注释】 绍兴妃子寺:在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内,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为唐明皇宠妃杨玉环所建,故名“妃子寺”。步步白云深:白云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远处。丛冢荒难认:坟墓荒芜,难以辨认,指已无人祭扫。寒泉清到今:泉水清澈如初,经久不竭。山高松有子:形容松树生长得非常高大,枝干苍劲挺拔。石老树无心:指石头虽然历经风霜雨雪的侵蚀,但依然屹立不倒,而树木却因为失去了水分和养分,变得不再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