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妃子寺,步步白云深。
丛冢荒难认,寒泉清到今。
山高松有子,石老树无心。
寺主疏相见,如闻亦解吟。

【注释】

绍兴妃子寺:在浙江绍兴市越城区内,始建于唐代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为唐明皇宠妃杨玉环所建,故名“妃子寺”。步步白云深:白云层层叠叠,一直延伸到远处。丛冢荒难认:坟墓荒芜,难以辨认,指已无人祭扫。寒泉清到今:泉水清澈如初,经久不竭。山高松有子:形容松树生长得非常高大,枝干苍劲挺拔。石老树无心:指石头虽然历经风霜雨雪的侵蚀,但依然屹立不倒,而树木却因为失去了水分和养分,变得不再茂盛。寺主疏相见,如闻亦解吟:《旧唐书·刘禹锡传》载,刘禹锡曾隐居过永州九疑山,与僧人智积相善。智积常以诗相赠。刘禹锡也常写诗回赠。这里说,寺主见到诗人时,像听到智积的诗歌一样,也会吟诵几句。

【赏析】

《刘禹锡自寿》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开头两句“绍兴妃子寺,步步白云深”,用笔点出地点,并写出了景物的特色,“步步”一词形象地表现出白云之高;“白云深”则表现了云海的浩渺、壮阔。接着四句:“丛冢荒难认,寒泉清到今”,“丛冢”是指墓地,“寒泉”是指从地下涌出的清凉泉水,这两句是说,这些墓地荒凉破败,难以辨认;泉水依然清凉甘甜,流至今日。最后两句“山高松有子,石老树无心”,意思是说,山虽高大,但松树却能顽强地生存,它没有忘记来路,始终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石头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而变得苍老,但它仍然坚韧地屹立在那里。整首诗通过咏物,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只有像松树一样坚强不屈,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只有像石头一样坚韧不拔,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