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净尽倚栏干,西望南楼未得还。
怕有旧人相借问,为梅移屋近孤山。
寄江西友人
浮云净尽倚栏干,西望南楼未得还。
怕有旧人相借问,为梅移屋近孤山。
注释:
- 浮云净尽倚栏干:浮云完全消散了,诗人倚着栏杆远眺。
- 西望南楼未得还:向西遥望南方的楼房没有回来。
- 怕有旧人相借问:恐怕有过去相识的人来借问(这里指打听)。
- 为梅移屋近孤山:因为想欣赏梅花就把它移到孤山顶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自己思念友人的诗,表达了作者在等待友人归来时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浮云净尽倚栏干,西望南楼未得还。
怕有旧人相借问,为梅移屋近孤山。
寄江西友人
浮云净尽倚栏干,西望南楼未得还。
怕有旧人相借问,为梅移屋近孤山。
注释:
【注释】 白衣寺:指位于江边一座古寺,寺中的僧人身着白衣。白衣古寺瞰江流,隔断红尘不记秋。白衣古寺即指白衣寺,这里描绘了白衣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色。“江流”指的是江水流动的景象。“红尘”是指世间的纷扰和繁华。“隔断红尘不记秋”意思是说僧人已经超脱尘世的纷扰,不再关心季节的变化,专注于修行。 深羡老僧心入定,禅房花木四时幽。深羡老僧:深深羡慕那些能够专心修行的老僧。心入定:内心平静专注
【注释】 金轮王:指佛教中的佛祖或菩萨像。 铜狄人:指铜铸的佛像,古代多用铜铸佛像。 兹事:此事。 援古:引用古人的话。 无灾无难:没有灾难和困苦。 【赏析】 此诗首句为“金轮王寿三千岁,铜狄人生五百年”,以比喻的方式赞美了朋友苏友橘的高寿。第二句“兹事不须皆援古”意为这件事情不必都去引用古代的故事,因为朋友苏友橘已经达到了神仙境界,无需借助于古代的典故
【注释】 胡氏:诗人自称。 蜡尽山中不见梅,闭门高枕梦瑶台。腊月将尽时,山上的梅花已经凋谢了,于是便关上柴门高高躺下睡觉,进入梦中去欣赏那如瑶台一般的美丽景致。 午窗晴日蜂喧纸,忽有麻溪道士来。中午的时候,阳光明媚,窗户上的纸被蜜蜂吵得嗡嗡作响。就在这时,忽然有个麻溪的道士走了过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腊尽山中时所作。诗的前两句写腊尽山中的情景,后两句写突然有人来访的情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和形式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和重点,如本题要求“逐句释义”,然后根据注解和译文分析理解,最后写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此诗首联写客居章江的愁思;颔联写因无钱可买醉东风,所以自写唐诗以排遣忧愁;颈联写自己写诗作乐,以慰平生;尾联写诗人的旷达之情。全诗情感真挚而自然。 【答案】 注释 ①豫章:指南昌,唐时曾为州治。 ②荠(qí)菜:荠菜花。 ③章
【注释】秋城:秋天的京城。雨气:雨水的气息,形容天气阴冷潮湿。白纷纷:白色一片,形容雨气浓密。青山:指远处的青山。云:这里指天空中的云。古寺:指宝藏寺。半欹(yī)僧去尽:一半倾斜着的和尚都走完了。欹,倾斜。五王坟:指唐代宗皇帝的五个儿子葬在五王山,所以叫五王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的一个雨天写的。当时京城长安下了一场大雨,作者就写了这首诗来描述京城秋雨的景象。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重点词句来分析即可。“天庆观寻裘司直碑”中“天庆观”是作者所居之地,“裘司直碑”指的是裘表圣的墓碑,“长廊钟鼓静无哗”一句写自己寻访裘表圣之墓时的所见之景,“白发高人自煮茶”,写出了裘表圣的高尚品格。“可惜断碑无觅处,石坛微雨落松花”一句写出了自己寻访裘表圣之墓时的情景
注释:谁愿意安逸地生活像水中的鱼,谁会经营网上的蜘蛛?还记得去年的生日酒吗?去年没有这个白发胡须。 赏析:这首诗是苏东坡在寿友时写的《寿苏友橘》中的第二首。诗人通过“人谁安逸浪中鱼”和“事费经营网上蛛”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生活的担忧,担心他的生活过于安逸,就像水中的鱼一样,失去了奋斗的动力;同时,也担心他的事业过于繁忙,就像网上的蜘蛛一样,忙碌而辛苦。接着,诗人回忆起去年的生日酒宴,感慨时光荏苒
注释:穿着轻衫,在雨中走过淮东大地,骑鹤背上功名,一饮而尽。不需要寻找什么,因为隋家的陵树正被秋风吹拂。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程岘坡过扬州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轻衫”、“湿雨”、“淮东”、“鹤背”、“功名”、“酒一中”等,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程岘坡的深情厚意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注释】寿:祝福。苏友:指友人。橘:这里泛指朋友。 其一:这是第一首。湖上,泛指江南的西湖一带。看花枝,即赏花。看到青青杏子肥,意思是杏树已经长熟了。青:青涩。 家在江南身在浙,年年生日未曾归。 身在浙江,每年过生日都未能回家
诗句注释: - “小立西风翠袖垂”:描述诗人在西风中站立,衣袂随风摆动。 - “淡黄蛱蝶 高低”:指色彩淡雅的蝴蝶飞舞,形成美丽的画面。 - “重门不锁秋香冷”:形容秋天的寂静与香气。 - “何处人家有木犀”:询问或想象是否有人家种植了桂花。 译文: - “小立西风翠袖垂,淡黄蛱蝶 高低。”:在秋风中,我轻轻站立,衣袖随风飘扬,周围是翩翩起舞的淡黄色蝴蝶。 - “重门不锁秋香冷,何处人家有木犀
【注释】 游金精山:游历金精山。金精山,在江西贵溪县西南,因山上有金精洞而得名。栈阁(zhuàng jué):古代设在高山上的供行人上下的栈道。潺潺:水流声。白石寨:地名。青石磴:青石台阶。藓花:苔藓上长出的花纹或斑点。汉时:汉代,这里指汉朝时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游览金精山的诗。诗人描绘了金精山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首句写清晨登临金精山时所见之景
【注释】 酴醾:一种花,即荼縻,又名木香。 梦怯春寒:形容对春天的寒冷感到恐惧。 翠掩重帘燕子闲:指在深红色的帐幕下,一只燕子悠闲地停歇。翠掩,指用绿绮等装饰的帐幕。重帘,指双层的窗帘。燕子,指双宿双飞的情侣。 敲断玉钗红烛冷:指蜡烛已经燃至尽头,玉钗被击落。 计程应说到常山:指在即将离别时,相互约定了下次相见的时间和地点,常山,今属河北邯郸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的诗
【注释】 栖贤桥:在苏州城西阊门外,是古时通往灵隐寺的必经之路。开:指开花。无别事:没有其他事情。补袈裟:修补僧衣,因为袈裟被风刮破了。 【赏析】 《寄栖贤涣上人》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一首五绝。全诗语言平实,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隐居者的深切同情与尊敬之情。 “栖贤桥下水流沙,开了菖蒲几度花。”栖贤桥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是古时通往灵隐寺的必经之路。这里的河流清澈见底,两岸绿柳成荫,环境优美宁静。然而
注释:我醉心于青山,回忆旧时的游玩之地,这两年流落古杭州。梦中云影忽向东飘去,石上的青苔和花都显得无限秋意。 赏析:诗人用“醉踏青山忆旧游”开头,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回忆起过去的游玩,感叹这两年的流落在此。接着,“梦随云影忽东去”,诗人梦到自己随风而去,仿佛穿越时空。然后,“石上藓花无限秋”,诗人看到石头上的青苔和花,感受到秋天的气息。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全诗如下: 冬青花落麦登秋,几度相思欲买舟。 近日客来因问讯,又闻触热过池州。 注释: - 冬青花:冬青树的花。冬青花落:指冬天的冬青树上已经开完了花。 - 麦登秋:指麦子成熟了,秋天到来。 - 几度相思:多少次因为相思而感到痛苦。 - 欲买舟:想要买一只船。 - 近日客来因问讯:最近有客人来访时询问我。 - 又闻触热过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