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励
【注释】 伯道: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字,这里泛指诸葛亮。 千秋祀事存:千年后祭祀的事情依然存在。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是说诸葛亮虽然早逝,但功业彪炳千古;次句是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其名垂青史,永垂不朽;末句以“看取”二字点出全诗主旨,即希望后世的人们不要忘记这位伟大的历史人物,要永远纪念他,永远怀念他
注释:青翠的林木挡住了阳光,显得有些昏暗,但当风吹过时,树叶摇曳发出飒飒声响,暑气顿消,反而感觉秋意袭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山林的画面。首句写林木茂盛遮蔽了阳光,使人产生一种阴翳的感觉;次句写风过林梢,发出飒飒声,使暑气顿消。这两句诗通过“蔽日”、“生风”等词语,形象地表现出夏日山林的景色和氛围。最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气氛,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秋天的山林之中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九华山郁郁葱葱,江南的山峦清溪流淌。江水向东奔涌,清澈又宽广。山峦几经转折,水流几经曲折,近处交臂,远处连环。 冲破天边,浮游云霄,与齐地的群山相连,秋日的长江之滨。景色明暗相间,气势吞吐不定,草木茂盛,林木丛生。 绣屏上展开绿色丝绸,翠幕中飘动轻纱舞裙。深幽之处,掩映着幽静的山谷。雨落时猿声吟咏,风中虎啸。水中游鱼翻飞,岸边鱼儿戏水。 商朝的船只,渔人的网罟
注释: 愿未适兮胡为者,聊寓言兮公墨画。愿尚未实现就来到这里,我来这里是为了寻找灵感。希望这里能给我带来启示。 张公翊:指唐代著名画家张璪(zào)的字。张璪擅长山水画,尤善水墨山水。清溪图:指《清溪图》。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赞美清溪图,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首句“愿未适兮胡为者”,意为:我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其他的目的,而是为了寻找灵感,创作出一幅美丽的画作
九华郁兮江南山,清溪下兮贯山间。 江北骛兮溪东旋,浊汤汤兮清漫漫。 山几转兮水几盘,近交臂兮远连环。 决天末兮浮云端,齐之山兮秋之浦。 景晦明兮气吞吐,草木蓊兮媚林莽。 绣屏张兮翠绡舞,深窈窕兮掩幽坞。 雨吟猿兮风啸虎,下凫雁兮泳鲂鱮。 商之樯兮渔之罟,互出没兮更散聚。 樵有舍兮梵有宇,云岩阿兮棘樊圃。 翚连甍兮岸之浒,弄潺湲兮棹容与。 中横绝兮梁为渡,隐孤城兮其西去。 春之朝兮秋之夕
张励,字深道,长乐(今属福建)人(《吴礼部诗话》)。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 哲宗绍圣间历淮南、两浙转运副使(《摛文堂集》卷四《朝散郎淮南运副张励可两浙运副制》)。 徽宗崇宁中以集贤殿修撰知洪州(清乾隆《南昌府志》卷二一)。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知福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 三年,移知广州、建州。 有诗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二、二六。
张励,字深道,长乐(今属福建)人(《吴礼部诗话》)。 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 哲宗绍圣间历淮南、两浙转运副使(《摛文堂集》卷四《朝散郎淮南运副张励可两浙运副制》)。 徽宗崇宁中以集贤殿修撰知洪州(清乾隆《南昌府志》卷二一)。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知福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 三年,移知广州、建州。 有诗二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二、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