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时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山翁在雪封的塞门下的困境和无助。以下是逐句的解释: 1. 「岁云暮矣雪塞门」:这句话描述的是冬天,大雪覆盖了塞门。"岁云暮矣"意味着岁月已晚,"雪塞门"则表示外面的天气十分寒冷。 2. 「白发山翁病且贫」:这句诗描绘了山翁的衰老和贫穷。"白发"指的是老人头发变白,"病且贫"表示他身体不好且生活困难。 3. 「鹑衣百结皮冻裂」:这是说山翁穿着破烂的衣裳,因为寒冷
【解析】 此诗写于诗人贬谪黄州期间,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及自己的愤慨。 第一联“徇利者不可与谋义,怙私者不可与言公”是说:追逐名利的人不能和他共商道义,依仗权势的人不可以和他谈公道。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了作者对趋炎附势、争名夺利者的鄙弃。 第二联“蛮触胜负勍两角,肝胆乃有楚越同”是说:在蛮族和中原争夺中胜负难明,但肝胆却有如楚越一般。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了作者对民族大义的坚持。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语言,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注释、重点诗句等来分析赏析. (1) 首句是“紫溪镇遏旧朱门”.紫溪镇遏旧朱门:紫溪的镇守官曾遏阻过旧时的朱红大门.镇守官:即指唐末五代时期的朱温,后称帝为唐庄宗,封梁王.“镇遏”二字,写出了朱温对紫溪的严密控制.“朱门”一词,既表明了朱温的权势
【注释】 定庵:指僧定庵。无碍:即佛家所说的“无碍”,意为无所妨碍、障碍;也指佛教中的“般若”。定庵回头望,几处春风拂面来,破旧的台阶和檐口都在暮钟声中显得凄凉。只有窗前两棵桂树,在月色下依然盛开着红艳的花朵,就像旧时一样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僧定庵前后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沧桑变化的感慨。全诗意境优美,富有韵味。 “定庵回首”四句:写定庵寺的景色
饶氏石井二首 【注释】井边高下拥衡茅,问着人家尽姓饶。 井边地势高低不平,周围都是低矮的草庐;问起人家姓饶。 解道银青是吾相,编篱拉刺手如骹。 你怎么知道银青是我相印的颜色,用树枝编篱笆、用荆棘扎篱笆就像我的手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饶氏家族居住环境的贫苦与艰辛。诗中“井边高下拥衡茅”形象地展现了井边的地理环境,高低不一,周围都是低矮的草庐,说明饶氏家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将诗歌的诗句分解,然后逐句解释。 “穹龟波暖锦江晴”,这句的意思是:龟石映着波光,锦江晴朗温暖。“穹”是仰的意思,“穹龟”即仰看龟石。这一句写景,交代了龟石的位置和环境。“穹”字下得很有力,把龟石高耸、突兀的特点写得十分形象。“波暖”与“锦江”相照应,写出了龟石所在的地理位置。接着两句是说龟石的神态:“不逐波流不计春”
注释:我的内心自我批评和自我认识都很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圣人,但痛心的是,这种错误的根源已经深深埋藏在心底。在修行的实践中,我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感到自己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中度过,如今终于可以回到家乡,过上平静的生活。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自问自己的修养过程和人生感悟。首句“自心自过自知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自我批评、自我认识的过程和结果。诗人明白自己的不是之处,并深感痛心
第一首: 爱物仁民不两途,吾心到处是工夫。 脱窗见事多如此,蜂蝶纷纷自出无。 注释: 1.爱物仁民不两途:爱护万物,对人民仁慈,不是两种不同的道路。 2.吾心到处是工夫:我的心到处都充满了做事的能力。 3.脱窗见事多如此:我打开窗户看见的事情,都是这样的情形。 4.蜂蝶纷纷自出无:蜜蜂和蝴蝶都在各自的位置,没有乱飞。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万物的关爱与对生活的热爱。他坚信,只要心中有爱
泊无碍定庵二首 十七年前到定庵,老僧朝暮拜瞿昙。 如今谁是香花主,老木号风暮正酣。 【注释】 ①定庵:即定慧寺。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②朝暮拜瞿昙:佛教语,谓佛经中所说的瞿昙(梵gotra),即是释迦牟尼的尊号。这里指拜佛、参禅的人。③香花主:佛家用语,意指佛。④老木号风暮正酣:意思是说夕阳西下,晚风吹拂着老木树,树木发出沙沙的声响。⑤号风:指晚风
注释:千差万别都成为了错误,谁能理解返回的光线到达隐藏的地方。大路平直平坦如砥平地,想要回家却没有人能送我回去。 赏析: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友人洪文父的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第一首“谁解回光到隐微”中的“回光”指的是太阳落山后反射出的余晖,“隐微”则是指微小、不明显的地方。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他希望朋友能理解自己内心的感受,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