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注释】 刚:刚才。 子规(zhī guī):杜鹃鸟的叫声。 鹧鸪(zhè gū):一种鸣声似“行不得也哥哥”的鸟。 央:恳求、请求。 【赏析】 此词抒写作者旅途中的羁旅愁思和归乡愿望,表现了作者对家国的无限眷念之情。上片以景起兴,点明时间是春天,地点在烟雨蒙蒙的南方。“刚是子规催去”,“刚”,一作“方”。子规,即杜鹃,春末夏初鸣叫,催人归家。这里说刚刚听到杜鹃的叫声,催促自己回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手法赏析和情感体会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的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诗歌的表现技巧及思想艺术效果。此题要求考生对诗句进行解释,并赏析。 “残月碧梧金井”,写残月挂在碧绿的梧桐树上,洒下斑驳的金色井口;“屈戍绣霜初冷”,指守卫着边关的戍卒们刚刚经历了一个寒冷的夜晚,披着寒霜的甲胄;“徙倚不成眠”,意思是说因为思念远方的亲人而难以入睡
【注释】韦杜:指洛阳。尺五:一丈五尺,古时长度单位。锦蔫:指牡丹花。日炙:太阳晒。锦蔫红腐:牡丹花被日晒得发红变软了。占尽:独占。东君:春神。归梦一蓑烟雨:归梦在雨中。蓑笠,用草编的船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洛阳赏牡丹时的即兴之作。诗的前两句以景起兴,写洛阳牡丹盛开,万紫千红,争奇斗艳,作者游赏于洛阳城内外,只见牡丹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不禁赞叹不已。“占尽”二字,既写出了牡丹之盛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有一定的鉴赏古诗的能力和技巧,比如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情感等。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情感及艺术手法,然后结合诗句作答。本诗首句“闲庭如昼”,交代了时间是“五月”,地点是“闲庭”;第二句“修竹长廊依旧”,交代了地点是“长廊”;第三句“对影黯”点出人物是诗人,“无言”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惆怅
【注释】 一抹:一弯。沙觜:沙滩。闲鸥:悠闲的鸥鸟。乌榜小渔舟:黑色的小船。摇过:经过。半江秋水:指江水一半。棹:船桨,此指船。入:进入。白苹花里:白苹花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南秋景的小令。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篇用词浅显,却能于平易中见工巧,在平淡处生奇趣。 “一抹斜阳沙觜”,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夕阳西坠,残阳如血,映照在江边的沙滩上,形成一道绚丽的晚霞。“几点闲鸥草际”
【注释】 1. 鹤溪:指一条小溪,因两岸有白鹤栖息而得名。 2. 石田:指种庄稼的田地。 3. 春雨驾龙耕:形容春雨时节耕作的情景。 4. 玉芝瑶草:指种植在地里的珍贵植物。 5. 堪笑:表示可笑的意思。 6. 海水几番乾了:指海潮已经多次干涸了。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物词,通过对溪、田、雨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词的第一句“一带鹤溪环绕”描绘了鹤溪的美景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解析: 1. 松菜酒香春瓮,更有麻姑相送。 - “松菜”可能是指一种草药或蔬菜,这里用来象征春天的美好。“酒香春瓮”形容春天里酿造的酒香四溢,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机。“麻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她的形象出现在诗中,可能是为了祝福诗人健康长寿。 2. 日日泻流霞,添我胸中铅汞。 -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柳永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 第一句:“满眼青山如画。” - 解释:眼前都是青山,就像一幅美丽的画。 - 译文:我眼前尽是青山,宛如一幅精美的图画。 - 注释:青山,指连绵不断的山峦;如画,形容美丽如同绘画一般。 第二句:“说甚玉堂金马。” - 解释:说什么华丽的宫廷和高贵的官位? - 译文
诗句释义: 如梦令:这是一首词牌名。“萝屋”指的是用藤条编织成的小屋,“不经风破”意味着藤屋没有被风雨破坏。“苔径”指的是小径上长满青苔,“不教尘涴”意味着小径没有被尘土弄脏。“鱼鼓洞仙歌”指的是在洞穴中播放的仙乐,“童子唱来还和”意味着童子跟着音乐一起唱歌。“闲坐”指的是悠闲地坐着,“窗下白云飞过”指的是窗外的白云飘过。 译文: 藤屋没有被风雨破坏,小径上长满青苔没有被尘土弄脏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如梦令”是词牌名,属于双调小令。这首《如梦令》的上片主要写月色之好,下片主要写人事之非,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时光流逝、年华易老的感慨。 【答案】 译文:月光好像两年之前一样好,人却比两年前衰老了,今晚我又来到鲸川岸边,但缺少美酒来倾倒,听说道听说道。三径渐荒秋草长。赏析:全词以景起,以情结,以景衬情。上片先写“月似二年前好”,这一句写时间过得很快,自己已年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