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垓
张伯垓,字德象,嘉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九)。 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任干办审计司(《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二)。 十一年,主管官告院(同上书选举二二之六)。 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知徽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 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知绍兴府(《嘉泰会稽志》卷二)。 五年,以中书舍人兼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录》卷九)。
宋代张伯垓《寿昌寺》释义
【注释】 寿昌寺:寺庙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东郊的龙亭公园内,建于金朝大定年间(公元1161-1170年),是宋徽宗时建造的一座行宫。“重来”是诗人自喻,表示希望再次来此。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尘世烦扰的厌恶,以及渴望超脱尘世的愿望。 首句点出“尘嚣”,说明自己终日被琐事纠缠,无法静心思考。次句以“真”与“远公”作对比,表明自己虽想探寻真理和高深的境界,但世俗的纷扰让人难以实现
寄沈菊山
八十乾淳老,生涯半子虚。 久无朝士馈,空有故人书。 诗道穷方进,尘缘老尽除。 茫茫天壤阔,谁复是知予。
德象,原名张伯垓,宋代诗人
张伯垓,字德象,嘉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九)。 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任干办审计司(《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二)。 十一年,主管官告院(同上书选举二二之六)。 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知徽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 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知绍兴府(《嘉泰会稽志》卷二)。 五年,以中书舍人兼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录》卷九)。
张伯垓
张伯垓,字德象,嘉兴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高宗绍兴三十年(一一六○)进士(《南宋馆阁录》卷九)。 孝宗淳熙七年(一一八○)任干办审计司(《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一之二)。 十一年,主管官告院(同上书选举二二之六)。 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知徽州(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四)。 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知绍兴府(《嘉泰会稽志》卷二)。 五年,以中书舍人兼实录院同修撰(《南宋馆阁录》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