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挚
【注释】 观旧题:指看自己二十年前写在寺阁上的诗作。 寺阁:即寺庙中的阁楼,泛指寺院。 粉墙:白色的墙壁。题记:题写的诗句。 墨犹存:指墨迹尚在墙上未干。 树老无花处:意谓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寺中已无当年之景。 阇梨:梵语的音译,意为“教师”。佛教徒称出家人为阇梨。 白首孙:年老的孙子。 赏析: 这首七绝,通过回忆与现实两个时空对比,写出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感慨。 第一句“二十年前扣寺阁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过白头桥:这一句可能是指诗人经过一座名为“白头桥”的桥梁。 - 关键词: 白头 - 解释: 字面上,“白头”指的是年岁已高,这里可能是形容诗人在某种情况下或对某个地方有感怀或留恋之情。 2. 奈白头何:表达一种无奈或感慨的情绪。 - 关键词: 奈 - 解释: “奈”是无可奈何的意思,诗人面对自己的年老感到无奈。 3. 旧德如存故老歌:指怀念过去那些品德高尚的人
酬张无梦 一梦浮生无梦身,先生真是古之真。 蕊函裁得瑶章秘,还寄吴门吏隐人。 注释: 酬张无梦:酬答张无梦的诗。张无梦,生平不详。 一梦浮生无梦身:指人生短暂虚幻,如同梦中一般。 古之真:古代真正的贤人或智者。 蕊函裁得瑶章秘:比喻得到珍贵的书籍或知识。瑶章是美玉制成的印章,这里指代珍贵的书籍或知识。 还寄吴门吏隐人:将所得到的珍贵书籍或知识寄送给隐居在吴门的人。吴门是指今江苏苏州一带
注释: 陶渊明归来后为逍遥赋,白居易被贬官后又吟起悲歌。 有弦的琵琶应被无弦的笑话,更何况是临弦哭泣的人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琵琶,表达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世态炎凉。 首联“陶令归来为逸赋,乐天谪宦起悲歌”,诗人以陶渊明、白居易两位历史人物作为引子,分别描绘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陶渊明隐居田园,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而白居易则被贬官流放,心中满是悲伤
【注释】 泥根:泥土的根茎。故吴宫:古吴国的宫殿。暖力:温暖的力量。带渐红:颜色由淡到浓。栽近:种在附近。木兰:一种花名,这里指木芍药。文酒:文人雅士饮用的美酒。系春风:留连于春天的气息。 【赏析】 《海仙花》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此诗咏物诗以托兴为主,借物写志。作者把海仙花比作“故吴宫”里的牡丹,既点明了它的高贵身份,又突出了它对故土的眷恋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海仙花的种植和生长情况
登普贤阁观桄榔树,留小诗 壮年薄宦守西瓯,一瞬流光三十秋。 今见桄榔两嘉树,恍如重到海边游。 注释:登上普贤阁观赏桄榔树,写下这首诗。年轻时就任薄职守卫西瓯(今广东西部),转眼间已度过了三十年的时光。现在见到这两棵槟榔树,仿佛又回到了海边游玩的日子。 译文:年轻时我就任薄职守卫西瓯,转眼间已度过了三十年的时光。现在见到槟榔树,仿佛又回到了海边游玩的日子。 赏析
注释: 方丈前的诗与后面的诗相互映照,没有一点灰尘玷污那碧纱围。 老僧相互看着对方应当会相视而笑,不像扬州刺史那样归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来描绘诗人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首句“方丈前诗映后诗”,形象地描绘了寺庙中诗歌的排列布局和互相映衬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赞赏之情。 第二句“更无尘点碧纱围”,进一步强调了诗歌之间的相互映衬和清洁高雅的氛围
注释:新橘子已经千头霜熟,采摘下来是新鲜的。我虔心修习,希望能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将来我功成名就后,一定退隐山林,与社中那些富有的人一样,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以新橘子为引子,借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前两句写新橘子的丰收,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政治抱负和人生理想。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
《踏青》 绮场纷纷十里赊,望中烟景半春华。 人游宝历青丝骑,路隘土桥金犊车。 绿衬凤头垂径草,红攒鹢首照汀花。 夕阳敲镫馀欢在,不惜鹴裘认酒家。 注释: 1. 绮场纷纷十里赊:绮场,指华丽的场所,十里赊,形容景色美丽,让人流连忘返。 2. 望中烟景半春华:望中,指远方的景色;烟景,指烟雾缭绕的景象;半春华,表示春天即将过去一半。 3. 人游宝历青丝骑:宝历,古代的一种马车,以红色为主;青丝骑
【诗句解释】 1. 自和寒食韵:这是诗的标题。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两天,通常人们会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这首诗是作者自己创作来庆祝这个节日的。 2. 龟堞春游径路赊:指的是春天里游览时,路径遥远,时间过得慢。龟堞,古代城市边缘的防御工事,用土堆砌而成,形状似乌龟的壳。春游径路赊,意思是春季里游玩时的路径很遥远。 3. 青青踏去冒烟华:青色的草被踩过之后,冒出了烟雾一样的绿意。 4. 翠停舴艋客寻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