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重显
【注释】 宗门三印 其一:佛教称佛祖释迦牟尼为“初祖”,二祖是摩诃迦叶,三祖是菩提达摩。后人用“三印”指禅宗的三个关键人物。此处“印空印水”即指这三位祖师。“炳然字义还迷”是说虽然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已经流传千年,但是字义仍然让人感到困惑。 黄头大士:指菩提达摩(504-536),南齐高僧,东晋时期僧人。据《续高僧传·菩提达摩传》记载,南朝梁武帝萧衍曾派使者到印度请菩提达摩入朝讲法,并赠以紫金狮子座
解析: - 诗的格式与赏析: 根据要求,我们首先要将诗句与译文一一对应。同时,在每个对应的诗句后面加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最后,进行整体赏析。 翻译: 宗门三印 其三 印章印出水墨,禅宗不辨东西。 揭开智慧之门,诸佛菩萨齐名之下。 译文与注释: 1. 印章印出水墨,禅宗不辨东西。 - 注释:印章(象征禅宗)在水中显现出水墨画的意境。禅宗(禅宗佛教的一种
僧人问:四个宾客中谁是主人? 答:云兆分其五,又曰引。
【注】: 1. 因香严(即香严寺):指香严寺,位于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 2. 我有一机:我有一种方法。机,这里指机巧、方法。 3. 禅子须知:禅宗的信徒们应该知道。子,对人的尊称。 4. 烁迦罗眼,总是胶黐(jiāo ní):烁迦罗是古印度人名,伽罗是他的姓,意为“光明”。这里比喻禅宗的智慧。胶黐,粘住的意思,这里指执着。 5. 若人借问,伏惟伏惟:如果有人来询问这个方法,就回答“伏惟”
送仲卿禅德 高兮竺卿,秋水虚明。 夫何之象,堪云指程。 知吾不知,笑伽耶城。 注释: - 高兮竺卿:意为“高大的竺卿”。竺卿指的是山名,这里可能是指某地的高峰或山峰。 - 秋水虚明:意为“清澈的秋水”或“明亮的秋天的水”。 - 夫何之象:意为“那是什么象征?”或“那是什么意象?”。 - 堪云指程:意为“可以指引方向”。这里的“云”可能指的是天空、云端等,“指程”则意味着有明确的目标或方向。 -
颂云门九九八十一 其一 三三九九八十一,一一观风随召出。 千古有谁同共知,一毛师子众毛毕。 注释: “三三九九八十一”,是说云门寺共有三座塔,每座都是九层高,一共八十一座。 “一一”,指每座塔的每个角都像尖针一样锋利,所以叫“锐角”。 “观风随召出”,是指云门寺的塔随着风雨而动,仿佛在召唤人们去观看它。 “千古”,指的是很长的时间。 “一毛师子众毛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只狮子身上的毛发
【注释】 九九八十一:指《九九歌》中的“九九八十一,五子团圆”,是一首童谣。 大勋不竖赏:大功勋不立即赏赐。 若谓无詨讹(yé,同“贻”),金刚曾合掌:如果说没有差错讹误,像金刚石那样坚硬的手指曾经会合过。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门下士功高德重而不受奖赏的诗。前两句说门下士为国立功,却得不到应有的赏赐,第三句表示怀疑,以为他们不会犯错误或失误。最后两句表示坚信不疑:即使没有过失
诗句释义 1 浮图之子:指的是修行者,如佛教中的僧侣。 2. 履道为贵:以遵循道德规范和正道为最重要的事。 3. 天兮地兮,何泰何否:表达了对天地自然现象的疑问或感叹,问天地的变迁是好是坏? 4. 动无饰非:指人的行为应该真实不做作,不掩饰自己的过错。 5. 静还雕伪:指在平静时不应美化虚假的东西,保持诚实正直。 6. 辞也云行:言辞应如云般自由流动,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 7. 后生可畏
注释:荪(sūn)得兰,其道匪难。荪(一种香草),得到它并不难啊! 扶吾病起,如珠在盘。扶我起来,像珍珠一样在盘子上转动。 一兮二兮,自看谁看。一个一个,自己看着,又有谁会注意呢? 赏析:此诗是诗人对友人的答谢之作,表达了诗人与友人深厚的友谊。全诗以“得兰”为题,寓意深远。首先,“荪之得兰,其道匪难”,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得到兰花并不难,关键是要懂得欣赏和珍惜它。其次,“扶吾病起,如珠在盘”
注释:印泥印空印水,指的是印章上的图案和文字,印在纸上或布上。匝地寒涛竞起,形容印章上的图案和文字,如同寒潮般汹涌澎湃。其中无限麟龙,指的是印章上的图案和文字,如同麒麟和龙一样高贵。几处争求出嘴,指的是印章上的图案和文字,如同嘴巴一样,需要人们去追求和欣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印章画卷,通过印章上的图案和文字,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