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重显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 “灵云和尚”是一首七绝诗,前两句为诗人自叙平生经历。首句点出自己悟道后,在参禅中悟出了“无迷悟数如麻”的道理,即悟性与迷性的数目,正如麻绳上麻线一样,不可胜数。第二句点明自己悟道后的修行方法,就是“独许灵云是作家”,即只承认灵云是自己的师承对象。三、四句写自己参禅问道的经历和体会:我借问遍访了诸祖师的座下弟子,可是却找不到能指点自己参禅问道的人
诗句原文: 潦倒云门泛铁船,江南江北竞头看。 可怜无限垂钩者,随例茫茫失钓竿。 注释解释: - 潦倒云门:形容生活困顿或处境不佳。 - 泛铁船: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中挣扎。 - 江南江北:指中国南方和北方,这里可能用来形容诗人的广泛视野。 - 竞头看:争先恐后地看着。 - 可怜无限垂钩者:形容很多人像捕鱼人一样努力却徒劳无功。 - 随例茫茫失钓竿:按照常规做事却失去了机会或目标。
【注释】 缘生:即缘起,佛教术语,指一切现象都是由因缘条件聚合而成的。义列缘生:指佛法中的因果报应。 笑未闻:指没有听到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 孰呈布鼓向雷门:谁把佛法传播到雷门?布鼓,指佛教法鼓,雷门,佛寺名。 金刚铁券:比喻坚固不可动摇。诸方问,四面八方的佛法。 报道:宣扬,宣布。海岳昏:指山河大地都变得昏暗无光,表示佛法无边。 【赏析】 此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赠僧》。贯休一生坎坷不平
注释:大功不宰,意思是没有功劳,不宰杀牛。 牛头峰顶锁重云,独坐寥寥寄此身。 牛头山的山顶被浓重的云雾笼罩着,我独自坐着,寄托了我一生的思念之情。 百鸟不来春又过,不知谁是到庵人。 鸟儿都不来叫唤,不知道是谁来拜访我
霜竹凝寒携九节,铜瓶浪锁千溪月。 【注释】: 霜竹:指竹子上覆盖着一层霜冻。 九节:形容竹节多。 铜瓶:古时的酒器,用铜制成。 浪:浪涛。 【赏析】: 首句写秋日的竹,“凝寒”二字写出了秋日的寒气,“携九节”,是说这竹子有九节,而“霜”,则是秋天的霜,所以“九节”就是霜竹,也即寒秋之竹;第二句写酒,“铜瓶”是古时的酒器,而“浪锁”,是说酒被浪浪的江水所锁
【解析】 “保福”是作者的号,“四谩人”即四般闲人、四般闲事,“竿木随身老作家”指以笔为杖,随遇而安;“逢场作戏更难加”意谓生活就像演戏一样,有起有落,变幻莫测;“谩人谩我无人会”意思是说,我对你谩骂,你却对我漫不经心,没有人理会;“水长船高眼里沙”,意思是说我对你的谩骂,就像水流涨高了船,沙子在眼中一样微不足道。此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无奈与愤懑之情。 【答案】 (1)保福,诗人的号。(注释)
【注释】 名实无当:名声与实际不相符合。 祖佛言:指禅宗六祖惠能,惠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故称“祖佛”。 黄梅:一种水果,味酸甜,有解暑作用。 万古传:流传千古。 【赏析】 此诗首二句是说,名声与实际相去甚远,就像玉的转动珠的回旋,祖师的话虽然精通佛法,但仍然污染了人的心田。接着两句写老卢只解长春米,却不懂得黄梅的万古传承,即不理解黄梅酒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贺,他是一位唐代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语言新颖,富有想象力。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戏靠安岩呈双溪大师: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以轻松的方式靠在安岩上,就像呈献给双溪大师的礼物一样。这里的“戏”是玩耍的意思,“安岩”是指山石上的一块平地,“双溪大师”则是指佛教中的两位重要人物——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菩萨的敬仰之情。 2. 陜府铁牛却知有
【注释】 因:由于,因为 雪:指瑞雪,比喻祥兆。雪为吉祥之兆。 清光:清亮的光芒。 攲:倾斜,偏侧。 虚庭:空荡荡的庭院。 卒:终了。 为瑞为祥也难得:是吉祥的象征,也是难得一见的征兆。 不知:不知道。 谁解:谁能理解。 立齐腰:高过腰间,形容很高。 【赏析】 此诗描写了雪的美丽与壮观景象。 首句以“清光”二字点题。接着,作者描绘了一幅月色和雪花相互辉映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秘魔岩,把断重津过者艰,擎叉须信髑髅乾。藿山到后知端的,同死同生未足观。 【注释】: 《秘魔岩》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首句“把断重津过者艰”,以夸张的手法写经过险要关隘的艰难困苦。二、三两句写经过重重关塞到达目的地以后,对所经之地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最后两句“同死同生未足观”是说,与生死相共的人一起死去或活着都不足为贵,意思是说,人生在世有太多的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