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重显
迷悟相返, 霏霏梅雨洒危层。 五月山房冷似冰。 莫谓乾坤乖大信, 未明心地是炎蒸。
【注释】 岩桂:山中桂花。 风清香露滴:风吹桂花,香气飘散,露珠晶莹。 定起高秋:定是秋天,秋天的早晨,桂花开放,散发香气。 映虚碧:映着空阔的蓝天白云。 飞落人间:像片片云彩一样,飘然落下,落在人间。 识:识别。 【译文】 山中的桂花随风飘香,在露水晶莹的清晨盛开。 断云不是归乡之路,它飘落人间,又有谁能认识它。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山中桂树的风姿和桂花的飘逸。诗人以“岩桂”起头
【注释】 “一叶飘空”四句:指秋风起时,树上的枯叶飘落。法身,佛家语,指佛身。闹啾啾,鸟鸣声,这里指秋虫声。卒,尽。休,止。 【赏析】 以秋虫之鸣喻佛法之传。首联写秋风起时,树上的枯叶飘落;颔联以“法身须透”四字点题,表明诗人要悟透佛法;颈联写明年春风又来,但佛法仍会流传下去,不会因春天到来而停止;尾联则以秋风、新条和春风作对比,进一步强调佛法的不衰
第一句“六合茫茫竞不知,灵山经夏是便宜”,意为:整个天地之间,茫茫一片,人们竟不知道有一座灵山;但到了夏天,这座灵山却显得特别合适。 第二句“虚堂夜静无馀事,留得禅僧立片时”,意为:在这空荡的寺庙中,夜晚宁静,无事可做;这片刻时间,只属于禅师们。 整首诗通过描绘灵山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注释】: 栴檀叶落雨初歇——栴檀:檀香木,一种名贵木材。 后夜莲城溪月寒——莲城:即洛阳,因洛水得名。后魏孝文帝曾建都洛阳,故有洛阳之称。 孤光谁共倚寥漻——孤光:孤独的月光。 赏析: 首联“栴檀叶落雨初歇”一句,以落叶之轻与雨声之细为喻,将如香大师的行踪描绘得轻盈、幽雅,又似在诉说他远离尘世喧嚣的修行生活;颔联“天外风清亦何别”,则进一步渲染出其禅修时的心境宁静、超脱;颈联“后夜莲城溪月寒”
【注解】 峨峨:高大的样子。太白峰:指庐山。 倚翠:靠着青翠的山色。列霄岸:高高地耸立在云霄之上。 羡君:羡慕你。乘兴:乘兴而行,即兴致很高。归:返回。 凭栏:靠在栏杆上。与谁看:和谁一道欣赏。 【赏析】 《送僧归天童》,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写景抒情、寄寓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描写了太白峰巍峨耸立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好友远行归来的喜悦之情
注释: 出城四十里,古堰若天外。飞棹清浅中,孤影自相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出城后,经过一座古堰时所见的景致和感受。 首句“出城四十里”,诗人用简洁的笔墨描绘了出城的地理位置,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背景。接着,第二句“古堰若天外”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古堰比作天上的宫殿,形象地表达了古堰的高耸入云、气势非凡。这样的描写既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早参示众 晓天云静浓霜白,千峰万峰锁寒色。 注释:清晨的云朵静静地飘浮在天际,天空一片洁白,千万座山峰被笼罩在一层寒冷的色彩中。 译文:清晨的天空云彩静谧地飘荡,整个天空都铺满了洁白的霜花,无数山峰都被这层寒冷的色彩所遮盖。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天空和千山万岭的景色。其中“晓天云静浓霜白”一句,通过对天空中云彩、霜花的描述
【注释】 ①大雄:指峨眉山,又名峨眉山或摩诃弥牟山,位于中国四川省乐山市峨眉山麓。②孤顶:指山顶。③乳窦:指山峰的孔洞。④捋虎须:指拔取老虎须毛。⑤完全:即“无缺”,指完好无损。⑥归去:指返回来。 【赏析】 此诗写峨眉山的雄伟壮丽,抒发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首句以峨眉为题,点出所咏之物;二句写峨眉高峻,无人敢于阻挡;三、四句写游历峨眉,见景生情,又回到开头写游览峨眉山的情景
注释:静而善应,对扬殊特本同参,谁自辽空强指南。今古不存师弟子,一轮秋月印寒潭。 赏析:在这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他通过对比古今、东西等方式,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同时,他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