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琴
【注释】 秋雨 其一:秋季的雨。连宵风雨卧难安,四壁虫声漏已残:整夜的风雨,躺在床上难以入睡。四壁(四周墙壁)虫声,指秋风中蟋蟀、秋蝉等的鸣叫。漏,计时的器具,这里指古代的一种铜制的计时器——漏壶。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题,但并非单纯地写自然景色,而是通过描写秋天夜晚的风风雨雨和自己的所感所思来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朴素,清新淡雅,不事雕琢,却能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感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提示,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赏析。“秋容如画锦屏空”的意思是:秋季的风景宛如一幅美丽的图画,锦屏空荡,只有落叶在秋风中飘散;“雁字横斜任好风”,意思是:大雁排成一字,斜飞于空中,任凭秋风的吹拂;“花月有时须自玩”的意思是:花儿月亮也时常需要人们自己去欣赏;“漫思黄菊过篱东”,意思是:偶尔想起那些黄色的菊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下面逐句解释: 秋夜其一: - 疏星淡月夜凉宵:这句诗描述了一个秋天的夜晚,天空中稀疏的星星和淡淡的月光映照着宁静的夜晚,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 四壁虫声伴寂寥:四周墙壁上传来蟋蟀的叫声,与这个寂静的夜晚形成了一种对比,增添了一份寂寞的氛围。 - 香爇一炉诗一首: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点燃了一根香,开始吟咏一首诗。 - 闲中唯我自逍遥:在这个闲暇的时光里
【注释】 新凉如水:天气转凉。竹帘清:竹制的窗帘透着凉意。闲书:指诗书之类,表示不急于求成。待月明:等月亮出来。莫道秋来多怅惘:不要说秋天到来让人感到惆怅。寒砧牧笛不胜听:牧人吹奏的短笛声和打在砧石上的秋杵声,令人难以忍受。 【赏析】 此诗是作者秋夜感怀之作。首句写秋夜的凉意。次句说诗人手持诗书,准备等月亮出来了读它。第三句表明诗人并不觉得愁绪满腹,因为他有诗可读。第四句说,尽管天寒地冻
雁点青天字一行 霜毫不染写云边,带草轻挥字一悬。 嘹呖数声连雾起,横书点破夕阳天。 注释与赏析: 雁点青天字一行 雁鸟飞翔于天空中,其形状犹如用笔在天幕上书写的文字。"雁点"比喻雁的飞翔姿态,像是在空中留下了清晰的笔画;"青天"则形容这些笔画如同画在晴朗的天空中一般,明亮而清晰。整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赞美之情,以及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来获得艺术灵感的能力。 霜毫不染写云边
夏 竹绿槐黄暑气和,熏风送曳小池荷。 焚香挥扇垂帘坐,一曲瑶琴逐睡魔。 译文: 夏日的竹林和槐树都显得郁郁葱葱,微风送来清凉,摇曳在小池塘上的荷花格外鲜艳。我点燃香烟,轻轻挥动着扇子,坐在垂帘旁,弹奏起悠扬的古琴曲,随着优美的旋律渐渐进入梦乡。 注释: 1. 竹绿槐黄:形容夏季植物茂盛的景象。竹绿指的是竹子的颜色,清新而生机勃勃;槐黄则是指槐树的颜色,成熟而富有韵味。 2. 暑气和
【注释】 “疏枝梅影一窗低”一句,描写的是梅花在窗外疏疏落落的枝干上投下的影子,梅影低垂,映衬在窗前;“金鸭烧残香篆迷”,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点燃金鸭炉后,香炉中的余烟缭绕,香气四溢,熏得篆字的图案也变得模糊不清。 “遣我寒宵开砚匣”一句,表达了诗人在寒冷的夜里,为了寻找写作灵感,打开了砚台准备写作的心情;“夜深随笔写无题”一句,则表明诗人深夜里挥毫泼墨时,思绪万千,难以言传
【注释】 叠叠:重叠。云山屋:指茅草盖的茅屋,在山间重叠。椽:屋梁。返照:夕阳的余晖。柳堤:杨柳长堤。西岸:西边。倚柱风前:倚靠在栏杆上听风吹过来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晚秋日落时分的田园风光画,诗中的景色是那样的宁静、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想象。 首句“叠叠云山屋数椽”,描绘了一幅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景象,用“叠叠”来形容山的层次感,用“云山”来表现远山的轮廓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女子在月光下吹奏箫的场景。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盈盈小立画阑前,风细星疏月半圆。 释义: - 盈盈:指女子站立时姿态优雅。 - 小立:形容女子站立的姿势。 - 画阑前:指栏杆旁边,可能是室内或室外的栏杆旁。 - 风细:形容风非常轻,几乎感觉不到。 - 星疏:指星星稀疏,天空清朗。 - 月半圆:月亮不是完全满月,而是半圆。 赏析:
秋雨 其二 秋夜寂静只有一盏红烛,细雨淅沥滴答敲打着漏壶。 最讨厌五更天清冷的梦声,一声声如同点滴梧桐叶。 注释: 1. 秋宵寂寞一灯红:秋天的夜晚,寂静无声,只有一盏红烛在微弱地燃烧着。 2. 残雨潇潇刻漏中:细雨淅沥,滴滴答答地敲打着漏壶。 3. 最厌五更清梦候:最讨厌的是五更天时分外寒冷,让人难以入睡,只能听到清晰的梦境声音。 4. 声声点滴响梧桐:梦中的声音如同水滴落在梧桐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