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琴
【注释】 1. 兰桨:用兰草制成的桨。轻摇:轻轻晃动。縠(huò):波纹,这里形容水面的皱褶。微:细微,轻轻。纤纤:柔弱貌。罗衣:指穿着罗织的衣服。 2. 香风细:微风吹拂,使香气更为细腻。惊起:惊动,使鸳鸯受惊飞起。 3. 绕岸飞:鸳鸯因惊而飞起,绕着江岸飞翔。 【译文】 兰桨轻轻摇曳,水波泛起微小的涟漪,映照着江面,仿佛在拖着轻薄的罗衣。 一曲新歌,微风吹过,使得香气更加细腻,惊动了鸳鸯
【注释】 风微:微风。露冷:夜露清凉。银蟾:指月亮。斋清:斋房清静。半卷帘:指将帘子卷起一半。梧影:梧桐树的影子。阶虫:台阶上的小昆虫。闲愁:无端烦恼的忧愁。 【赏析】 《秋夜独坐》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诗人独自坐在书房中的静谧画面,通过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首句“风微露冷淡银蟾”,以“风微”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随后
夏夜偶占 满天星斗恍如秋,点点萤光任去留。 怅望云山隔南北,惟思明月照他州。 注释: 1. 夏夜偶占:在夏夜偶然占有的时间来写诗。 2. 满天星斗恍如秋:满天的星星和月亮好像秋天一样美丽,让人感到宁静和平和。 3. 点点萤光任去留:萤火虫的光点像星星一样闪烁,它们可以自由地飘荡在空中,也可以留在地面上。 4. 怅望云山隔南北:我看着远处的白云山,想象着它们可能在北方,也可能是南方,但无论在哪里
新秋 叶落庭阶昨报秋,新凉透爽雨初收。 一湾斜月帘波细,坐看星河鹊渡牛。 注释: 新秋:秋天刚刚到来的时候。 叶落庭阶:指树叶已经从树枝上掉落,落在了庭院的台阶上。 昨报秋:昨天已经告诉了秋天的到来。 新凉透爽:天气变得凉爽,清新而舒适。 雨初收:雨水刚刚停止。 一湾斜月:一弯新月斜挂在天空中。 帘波细:窗帘在波浪中轻轻摇曳,水波细腻而轻柔。 坐看星河鹊渡牛
【注释】 见扇偶咏:指看见一把扇子,偶然有所感慨而吟咏。 秀骨:指女子的清丽俊美之貌。 珊珊:形容女子轻盈、柔美之状。 持来:拿来。 梁地:指朝廷。 名书善画,知多少:意为擅长书法绘画的女子很多。 飒飒清风两袖香:形容女子飘逸超脱之态。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写扇面,次句写扇柄,三句写扇骨,末句总括全篇,点出主题。全诗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把扇子人格化了,赋予其人的感情和性格特征。
【注释】 和晴岚师消夏诗原韵 其二:和:跟随,应和;消夏诗:夏天时写的诗。原韵:按照原韵律写诗。 风送荷香竹影清,蝉声唱出豆花棚。 日长午倦临窗坐,一卷闲书作枕横。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夏日午后的闲情逸致。首句“风送荷香竹影清”,描绘了一幅荷塘边,清风徐来,荷香飘溢的画面。第二句“蝉声唱出豆花棚”,则是在静谧的环境中,听到了蝉鸣的声音,仿佛是在欣赏豆花棚下的美丽景色
秋日口占 桐飘叶落满苔基,引得秋花饶竹篱。 最恨寒蛩吟不绝,愁人更锁一重眉。 注释:秋天的景色,树叶飘落,落叶满地,覆盖了小溪边的青苔。这美丽的秋色吸引了许多秋花,它们在竹篱笆边盛开着。然而,最令人讨厌的是蟋蟀那不间断的鸣叫。这让我感到忧愁,甚至更加深了我的忧愁,因为这种声音让我感到烦恼,我不得不锁上眉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秋日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
【解析】 这是一首七夕节的咏牛郎织女的古诗。“鹊桥横出淡云开,一岁双星一度回。”此二句是说,银河两岸相隔万里,但有一座鹊桥横跨在其间,使牛郎和织女得以相会。一年只过一次,他们只能在七夕之夜相聚。“莫为离愁说不了,竟教忘送巧丝来。”此两句是说,不要说什么离愁别恨了!连牛郎织女都忘了送信,你我有什么值得牵挂的呢?“莫为”意为不要,“忘”,忘记、忽略的意思。这两句诗人以牛郎织女为比
【注释】 静志:静心思考。 幽香:香气清幽。 品格佳:品格高贵。 纤泥不染质无瑕:莲花的花瓣纤细,没有污泥,所以它的品质纯洁无暇。 皎如玉树亭亭植:像玉树一样高耸而美丽。 不枉名称君子花:不辜负它“君子花”的美名。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白莲花的品格。首联两句写莲花的香气、品格。第二联写莲花的清洁。第三联写莲花的高洁。尾联点明主旨。全诗以物喻人,用莲花的美德来比喻人的高尚情操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品超不羡群芳艳,素质偏宜耐暑天。”的意思是:品格高尚而不羡慕那些鲜花艳丽,素白的质地却能耐酷暑。这是诗人借物抒情,赞美荷花的高贵品质。 【答案】 骨秀亭亭映晓烟,临风绰约更堪怜。 品超不羡群芳艳,素质偏宜耐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