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琴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赴任睢州的途中,是一首纪游诗。诗人以落花、乱莺、踏破的苔痕、路不迷为意象,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早行图,表达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留恋之情,同时寄寓了诗人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首句“落花片片乱莺啼”描绘出春末夏初的景象,一片落花和莺啼声相互映衬,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莺啼声是春天的象征,而落花又是秋天的标志,二者相互映衬
【注释】 闲兴:即《浣溪沙》,词牌名。曲栏:弯曲的栏杆。玩:欣赏。落花天:落花飘零的春日景象。逍遥学谪仙:逍遥自在地模仿仙人的样子。吩咐:告诉、嘱咐。儿童:指儿童仆役,这里指仆人。休扫去:不要清扫走。历乱:凌乱貌。扑溪烟:形容溪边落花如被风吹动,飘飘洒洒,好像被溪水吹起的烟雾。 【赏析】 此词写春日赏花的闲情逸致。上片写春日游园情景。下片写春意盎然,花落溪旁,任其飘散,无人打扫
暮春 春雨初晴日正长,杨花点点扑回廊。 无聊窗下闲消遣,戏课儿孙读几行。 注释: 【暮春】暮春:指春天将尽的时候。 【春雨初晴日正长】春雨过后,阳光明媚,天气晴朗。 【杨花】杨树的花,又名木棉花,白色或粉红色,形状类似棉花。 【点点】形容数量多且小,如星星般密集。 【扑】落下的样子。 【回廊】回廊:古代建筑中供人行走的走廊,两旁有墙壁和栏杆。 【无聊】无事可做;闲暇无事。 【窗下】窗户旁边。
【注释】 1. 怀思:思念故乡。 2. 敢云:不敢说,表示谦敬。 3. 尘事:世俗之事。 4. 聊:姑且,暂且。 5. 晚香:晚上焚香。 6. 半架蔷薇:一半的蔷薇花架上。 7. 月:指月光。 8. 教人那得不思乡:教人怎能不想家。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表达对故乡深切思念之情。首句“敢云尘事日忙忙”表达了诗人面对繁忙的世俗生活,不敢轻易谈论,只以轻松的语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4月5日至7日之间。 绿柳拂桥边:绿柳垂挂,轻拂着桥边。 桃李:桃树和李树,泛指花木。 争妍:竞相开放,形容花开得非常艳丽。 人欲醉:人们陶醉其中,仿佛要醉倒。 春风细雨:春风吹拂,细雨滋润。 百花前:百花盛开的时候。 【赏析】 《清明》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自然景观的诗。首句“清明绿柳拂桥边,桃李争妍色更鲜”,描绘了清明节时,柳枝翠绿摇曳,轻轻拂过小溪边的石桥
长夏难消暑气迷,乘风一棹泛河西。 垂杨柳下渔眠处,借问纤菱可出泥。 此诗出自清代朱晓琴之手,名为《和晴岚师消夏诗原韵·其一》。诗句中蕴含着诗人对夏日的感慨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下面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长夏难消暑气迷:描述了夏季漫长炎热,暑气让人感到难以驱散的苦恼。这里的“难消”表达了诗人面对高温时的无力感。 2. 乘风一棹泛河西: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水面上航行的情景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团扇美人的诗。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1. 浓桃艳李弄芳姿,过眼春残见几枝。 - "浓桃艳李"形容春天花朵繁盛,颜色艳丽;"弄芳姿"则意味着欣赏着这些花的美丽姿态。这里诗人通过比喻手法,将团扇上描绘出的美女与盛开的桃花和李花相比,展现了她的美丽。 - "过眼春残见几枝"暗示了春天即将结束,而团扇上的美女仍然美丽如初,这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青春易老的感慨。 2.
【解析】 题干要求对“送春”一诗逐句释义,并赏析。首先明确题干中的“送春”,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全诗共四句,前两句写落花缤纷,春事渐阑;后两句写柳外莺声、窗外飞絮,处处都在为人们送别春天。 “纷纷红紫带香飞,花事阑珊绿渐肥。” 第一句,“纷纷红紫”是说落花缤纷,纷纷飘落;“带香飞”是说落花在空中飘扬时带着阵阵芳香。 第二句“花事阑珊绿渐肥”中,“花事阑珊”即春光将尽之意
乘兴归来便雇舟,轻帆又过白蘋洲。 译文:乘兴而归,便雇了船,轻快的帆又过了白蘋洲。 注释:乘兴:指因高兴而行动,这里指归程时的心情。便:便当、就的意思。雇:租船。 柳阴日照渔停网,静坐篷窗看浴鸥。 译文:在柳树成荫的阳光下,渔民停下了捕鱼的网,静静地坐在船舱中观赏洗澡的白鸟。 注释:柳阴:指柳树林下的阴凉处。日照渔停网:阳光照在渔船上,渔民便停下来收起鱼网。篷窗:船篷上开的窗户。浴鸥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黛玉葬花的诗。下面是逐句释义: - 淡红浅紫傍阶斜,累尔多情扫落花。 - “淡红浅紫”形容了花儿的颜色,“累尔多情”则表达了诗人对黛玉的情感,“扫落花”则是黛玉在清理地上的花。 - “累尔多情”指的是宝玉因为看到黛玉伤心而感到心痛,“累尔多情扫落花”则是宝玉在清理地上的花瓣,以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 - 芳径偏教空写怨,也应无意带锄鸦。 - “芳径”指的是通往花园的小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