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难消暑气迷,乘风一棹泛河西。
垂杨柳下渔眠处,借问纤菱可出泥。
长夏难消暑气迷,乘风一棹泛河西。
垂杨柳下渔眠处,借问纤菱可出泥。
此诗出自清代朱晓琴之手,名为《和晴岚师消夏诗原韵·其一》。诗句中蕴含着诗人对夏日的感慨与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下面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长夏难消暑气迷:描述了夏季漫长炎热,暑气让人感到难以驱散的苦恼。这里的“难消”表达了诗人面对高温时的无力感。
乘风一棹泛河西: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水面上航行的情景,“泛河”暗示了一种轻松自在的旅行方式,而“乘风一棹”则增添了一种动态美和诗意的氛围。
垂杨柳下渔眠处:形象地展现了垂杨柳下的宁静场景,渔人在此处休息、入睡,营造出一种平和安详的氛围。
借问纤菱可出泥:通过询问纤菱是否能从泥里出来,隐喻了生活的困难与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朱晓琴的这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