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琴
【注释】 春事:春季的农事。花信风:花开时吹来的消息,即春讯。 零香碎粉:落花。飘空:飞散在空中。 多情:指蝴蝶。寻:寻找。芳:美好。 犹:还,还是。残枝:枯枝。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末夏初景色的小诗。 前两句是写春天结束的情景。“交完”二字,点明了季节的更迭。“花信风”是春天的报信使者,它告诉人们春天已经过去,夏天即将到来。“零香碎粉”,写出了落花的颜色,也暗示了春天即将结束。“乱飘空”
雁字 嘹亮生来霄汉边,云间应有帛书传。 莫言秋意无消息,一字挥成落九天。 注释: 雁:大雁(鸿雁)。 嘹亮:响亮,清脆。 霄汉:指天空。古代传说天上的云气叫做霄汉。 帛书:用帛织成的书信。 无消息:没有消息。 赏析: 这是一首咏大雁的诗。首句“嘹亮生来霄汉边”,描绘了大雁在天空中飞翔时发出的嘹亮的叫声,仿佛是从天而降。二句“云间应有帛书传”,诗人想象在大雁之间会有书信往来
注释:中秋时节,天空中没有月亮,一切都被云层遮住了。夜色沉沉,露滴落在梧桐上。我想对风姨说,请你吹去那片云,让月光洒在大地上。今晚的月亮像霓裳舞者一样在蟾宫奏乐。 赏析:这首诗以中秋无月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美好祝愿和期待。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生活中充满诗意和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惠山秋桂 桂花盛开,簇拥如花簇,正好在三秋季节。玉叶层层,隐约藏在画楼中。 点缀名山真是绝佳,游人到处互相留连。 注释: 1. 金花簇簇正三秋:桂花盛开,像花朵一样密集。 2. 玉叶层层隐画楼:桂花的叶子层层叠叠,隐藏在画楼上。 3. 点缀名山真绝胜:给名山增添了独特的风景。 4. 游人到处互勾留:游人在各处逗留
注释:我不去花丛,而去竹林,遥望着天空中飞过的一队大雁。我用悠扬的笛声吹奏出秋天山中的月亮,散播我的闲愁来回应远方的风。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不从自己的感受写起,而是从客观景物写起,以景衬情,使情在景中。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月夜的画卷,画面上有远天的雁阵,有竹丛中的诗人,还有他吹奏的笛声。整首诗语言优美、清新脱俗,富有诗意和艺术感染力
诗句释义: 1. 报道江南客,匆匆返旧津。 - “报道”:告知、报告的意思。 - “江南客”:指来自江南的旅人或客人。 - “匆匆”:匆忙的样子。 - “返旧津”:返回家乡的渡口。 2. 一鞭红杏雨,十里翠华春。 - “一鞭”:形容骑马时马鞭挥动的声音。 - “红杏雨”:指春天的雨水落在红杏树上,呈现出红色的花朵。 - “十里”:描述距离之远。 - “翠华春”:形容春天的景象生机勃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怀》。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 晓晨妆罢诵金经,净手烧香祝佛灵。 - “晓晨”指的是清晨,“妆罢”指的是化妆完毕。这里的“诵金经”是指诵读佛教经文,表示虔诚修行。“净手烧香”是古代的一种宗教仪式,意为洗净双手,恭敬地烧香祭拜。“祝佛灵”是指祈求佛像保佑神灵保佑。 - 知足不思由外想,愿求兰桂满堂庭。 - “知足”意味着满足于现有的一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内容,并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释和提示进行分析判断。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歌的内容,并指出每句诗的意思。“好雨依旬降,涵濡兆太平。半帘双燕舞,十日一鸠鸣。”的意思是:好雨如期而至,普降大地,带来生机,万物复苏;燕子在屋檐下飞舞,喜鹊在树上鸣叫,春光明媚,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润物过风候,知时下尺盈
注释: 秋风吹过,蝉鸣声响亮,万籁俱寂,碧天清朗,大雁刚刚迁徙。山峦因季节更迭而显得瘦削,让人感到一阵悲凉,引发了我的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首句“秋风曳鸣蝉万籁清”,描绘了秋风拂过,蝉鸣声响亮,万籁俱寂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第二句“碧天爽透雁初征”,则是通过大雁迁徙的景象,进一步展现了秋天的氛围。第三句“一番摇落千山瘦”,描绘了山峦因季节更迭而显得瘦削的情景
【注释】 1.悲孙男伯麟孙女联凤:悲叹孙男的伯麟孙女,即指自己的女儿。联凤:双凤成对的意思。 2.三首:本诗共三首。 3.前旬月上时:指一个月前的中秋节。 4.喃喃:形容学语时语声低哑。 5.堪伤:值得悲伤;可哀。 6.笑语形容杳:笑声和话语已经消失。 7.对景凄凉意欲痴:面对风景感到凄凉,心里想得发呆。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的女儿孙男、孙女出生后不久,诗人回忆了女儿出生的前后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