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
诗句原文: 垂髻双双白马郎,看花不语愁昼长。 堂前有妇不肯守,遍看吴姬与赵娼。 译文: 一对年轻男女骑着白马,面带忧愁地看着盛开的花,却不言语。在他们的面前,一位妇人不愿意留守在原地,而是环顾四周的美女们。 注释: - 垂髻:指少女头发梳成下垂状,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年轻和美貌。 - 双双:表示数量为二,此处强调男女双方。 - 白马郎:指骑在白马上的男子。 - 看花不语愁昼长
诗句释义: 红衣夜唱娑罗树,云是西天好儿孙。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夜晚,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人在娑罗树下唱歌,仿佛是来自西天(天堂)的神仙后裔。 诗句赏析: “红衣夜唱娑罗树”中,“红衣”二字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色彩感,使人联想到夜晚的繁星、月光下的美丽女子形象。而“夜唱”则暗示着一种神秘和超脱世俗的氛围。“娑罗树”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永恒和不朽,暗示了这位歌唱者拥有超脱尘世的力量
小楼昨夜听琵琶,推手却手怨王家。 不辞远嫁卢龙道,可怜长城骨如沙。 注释:在一个小楼上,昨晚我听到了琵琶的弹奏声。我推了又推,仿佛是在抱怨着什么。我毫不吝惜地远嫁到卢龙道,因为那里有像沙一样坚固的长城。 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深夜聆听琵琶声时的内心感受以及她对远方丈夫的深情思念。"小楼昨夜"四字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
谁家弄玉矜少年,采莲艇子歌娟娟。 转首那知颜色老,犹抹横云啼镜前。 译文:是谁家的美女在年轻时如此美丽,她乘着小艇唱歌时显得十分娇美。然而,转眼间就发现她的容颜已经衰老,她还在镜子前用化妆品掩饰自己的衰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少女年轻时的倩影。她乘着小艇在湖中游玩,歌声婉转,如清泉般悦耳动听。然而,岁月流转,她的容颜逐渐衰老,但为了保持青春的形象
【赏析】 这首诗描写大雁宿于沙汀,诗人以雁自喻,借物抒情。全诗意境清雅,笔法细腻,语言平易。 首句“寒夜沙汀睡已成”,写大雁栖息在沙滩上的苇丛中。“沙汀”指沙滩,“苇丛”指长着苇草的沙洲。这里,“成”字是“已”字之误,应为“已”。因为大雁在沙汀上栖息,说明天气已经寒冷,所以“沙汀”二字,用得十分恰当。“睡已成”三字,把大雁在严寒中的困倦、无奈之情,形象地描绘出来,生动逼真。一个“成”字
【注释】: 醉别南山:指诗人在山中饮酒作乐,与自然融为一体,与世俗的离别不同。 雁声深恨夕阳楼:大雁哀伤地鸣叫,仿佛在为夕阳下的离别而深感遗憾。 寒香似写归来梦:菊花散发出来的香气如同梦境般美丽,让人想起了归家的情景。 背立西风替蝶愁:诗人独自站立着,面对西风,仿佛是代替蝴蝶去忧愁。 赏析: 此诗以菊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句原文 玄都观里桃花句,沈香亭前芍药词。 译文 在玄都观中观赏着盛开的桃花,又在沈香亭欣赏着芍药的美丽诗句。 注释 1. 玄都观:古代的一个名胜古迹,位于长安城东郊。 2. 桃花句:描述玄都观内桃花盛开的景象。 3. 沈香亭:一个美丽的园林,亭前种植着芍药。 4. 沈香亭前芍药词:指诗人在沈香亭前欣赏芍药时所创作的诗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两个不同的地点所经历的美好景象。在玄都观内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袁桷的作品,名为《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八首·其八》。下面将逐句解析诗意: - 肥红盈盈锦步障:描述了一幅色彩艳丽的锦制屏风,象征着富贵与繁华。 - 浅黄深深绿油幕:描绘了绿色幕布上浅浅的黄色图案,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对比。 - 绝怜旧嫁小娉婷:表达了对新娘美丽动人的深深怜爱,以及她青春貌美的形象。 - 一曲生香泪双落:描述了新娘在婚礼上因感动而流下两行泪水的情景
【注释】 泊京口:泊船于京口。京口是镇江市,在长江北岸,靠近京口山,因山得名。江津:指长江的渡口,也泛指长江。流民散处:指江边的百姓。不可悉数:不可能一一数尽。今皆不复有: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追忆旧事:追忆往事。因成绝句十首:于是写成十首诗。绝句:即绝律,是一种截取律诗一半而成的诗,每句五个字。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怀念故都金陵时所作。诗人回忆幼时随先人在京口(镇江)旅楼读书的情景
舟中得功远琼花露 戏成三绝 琼花瑞露十分清,客里相看眼倍明。 自是江南春色好,错教骑马到京城。 注释: 琼花:即琼花瑞露,一种珍贵的花露。十分清:非常清新。 客里:旅途中。眼倍明:眼中的光彩更加明亮。 自是:自然是。 错教:竟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意外发现了琼花瑞露的场景。诗中用“十分清”来形容琼花瑞露的清新,用“客里相看眼倍明”来形容自己与琼花瑞露相遇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