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山园下将军宅,脱却兜鍪强学儒。
闻说高堂拥红粉,醉翻笔阵墨模糊。
【注释】
泊京口:泊船于京口。京口是镇江市,在长江北岸,靠近京口山,因山得名。江津:指长江的渡口,也泛指长江。流民散处:指江边的百姓。不可悉数:不可能一一数尽。今皆不复有: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追忆旧事:追忆往事。因成绝句十首:于是写成十首诗。绝句:即绝律,是一种截取律诗一半而成的诗,每句五个字。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怀念故都金陵时所作。诗人回忆幼时随先人在京口(镇江)旅楼读书的情景,感慨现在江山依然,但京口已非昔日模样,人民也由聚居而散居,因而发出“追忆旧事”之感,遂写成绝句十首。前四首写童时侍读于京口旅楼,后六首写江津一带的变迁。
首二句点出京口旅楼,这是作者少年时读书的地方。诗人自幼就在这里跟随父亲读书,他常站在楼上,凭栏眺望祖国的大好山河,十分神往。这时,他不禁想到自己将来也要像古人一样,为国建功立业。可是转眼间,年华老去,自己已经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而国家却仍然处于动乱之中。因此,他无限感慨地说:“砚山园下将军宅”,“脱却兜鍪强学儒”,表示自己虽然已经脱下戎装,但仍然想效法古代的儒者,做一个文官,来报效祖国。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的志向,又表现出他对时局的不满。
三、四句紧承上句而来。这里诗人忽然想到高堂里那些红粉佳人,她们正忙着饮酒作乐,好像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似的。“醉翻笔阵墨模糊”,意思是说她们酒兴大发,竟把笔阵搅得墨迹模糊,把墨水弄得洒了一地。这两句既描绘了高堂中女子们的豪放不羁,又反映了江津人民的动荡不安。
五、六句进一步写江津的变迁。这里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他听到高堂中有美丽的女子正在拥着她们的红粉佳人喝酒作乐,喝得连笔都拿不稳,墨都洒了出来。其实,这不过是江津一带人民生活困苦、社会动荡的表现罢了。
这首诗通过对京口的描写,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时局的不满。同时,它又通过描写江津的变迁,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全诗语言通俗流畅,富有真情实感,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