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龟年
【注释】 五首:五首诗。 通判:宋代地方行政区划名,通判即“判官”,为州郡长官之副职。 公:指赵公,指作者的朋友。 荣辱外:指名利地位之外的东西。 馀子:其他人。 【译文】 风浪要自己心中去平定,泾水和渭水流到一处又分离。 您已经把功名利禄看得淡泊,世上的其他人还在纷纷扰扰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赵通判的赞赏之情。诗人认为赵公能够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困,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
霜螯百镒重,人世一身多。 我意已凄惨,如君风味何。 注释:螃蟹的肉质鲜美,价格昂贵,每只重量可达百镒(即一百斤),在人世间却只有一个人享用。我已经感到心情凄凉,无法与你相比,你独特的美食口味又是什么样的呢? 赏析:这首诗是彭龟年为好友王弱翁写的七首绝句中的第一首。诗中通过描写螃蟹的珍贵和人世间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原文如下: 和寿冈杨先生上丁四首(其一) 未识平时活国方,只将诗句阅风光。 盘空笔力今谁敌,独扫千人不可当。 注释:在平时的生活中,我还没有见识过能够使国家兴旺发达的人,只是用诗句来观赏风景。现在谁能与我的文笔相比,独自横扫千人,没有人能够抵挡。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友人杨先生的文章,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认可和赞赏。诗中通过描绘杨先生的文采飞扬,展现了他的才华横溢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1)天时不可齐,天心不可违:上天的时令不可能统一,上天的意志也不能违背。 (2)君子能知天,手转丰凶机:君子懂得上天的意思,能够掌握丰年与荒年的关键。 “上帅漕闵雨十首”是《诗经》中篇名。“上帅”指天子亲自率众,“闵雨”是“悯农”。此诗作于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当时关中一带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粮食歉收,百姓饥饿,唐玄宗派太子李亨到陕地慰问灾民
诗句如下: 猫头争立玉,黄雀剩披绵。 橘子生犹绿,江南十月天。 注释解释: 1. 猫头争立玉:这里指的是猫头鹰的头部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 2. 黄雀剩披绵:这里指的是黄雀只剩下薄薄的羽毛,形容黄雀已经非常虚弱。 3. 橘子生犹绿:这里的“橘子生”应该是指橘子树,而“犹绿”则是指橘子还没有变黄,仍然保持着绿色的外观。 4. 江南十月天:这里的“江南”应该是指中国南方地区
注释:书桌前兀然地凝视,直到斜晖映照书窗;羊胛肉煮熟后我也很欢喜。别以为只有广文馆的官员才会感到寒冷,水面上一抹光影就像披在罗裙上的衣裳。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在书房中独自沉思、品味生活的情趣,以及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诗中的“书窗”、“羊胛”、“水光”、“罗裙”等关键词,都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既展现了诗人的才情
漏恩馀草木,苛敛察箕头。 犹有形骸碍,谁为根本忧。 注释:朝廷对于百姓的恩惠还残留在草木之间,但当百姓需要帮助时,却不得不面对苛刻的征税。虽然仍有人的存在,但却受到了限制和担忧。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批评。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切。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和对人民福祉的关注
注释:浓淡的云山色彩,抑扬的风水声音。 体内有美好的地方,并非只有双清。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王弱翁所居的山水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首句“浓淡云山色”描写了山色的浓淡变化,暗示了山的层次感和深邃感。第二句“抑扬风水声”则表现了水声的起伏波动,增添了诗的节奏感和动态美。第三句“体中有佳处”指出了诗人心中的美景所在,即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晓日开屏障,篮舆行画图。 融融万物表,此处是规模。 注释:清晨的太阳照亮了屏风,用篮子车行走在如画的风景中。阳光普照万物,这就是我心中所向往的世界,我愿在此地安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的“晓日”、“屏障”、“篮舆”等词语,都富有诗意,形象生动。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注释:土地已经熟了,桑树和麻长得茂盛容易,村庄的景色淳朴醇厚。这次出行真的很不错,就像春天一样温暖宜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和王弱翁的交往中,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首句“地熟桑麻易”描绘了农村的景象,土地肥沃,桑麻生长茂盛,易于管理。次句“村深气象醇”则进一步描绘了村庄的景致,村子深邃,给人一种淳朴的感觉。最后两句“此行真不恶,今日似阳春”表达了诗人对此次出行的感受,认为此次出行非常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