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弘道
诗句解析 1 吟诗何所得,白发早生头。 - 释义:通过诗歌创作,诗人发现自己已经早早地有了白发的预兆。 - 关键词:吟诗、何所得、白发、早生头 - 注释:通过吟诗,诗人意识到自己的年华已逝,青春不再,而头发也开始变白。 2. 始觉虚名误,应为达士羞。 - 释义:诗人开始意识到,自己追求虚名的行为是一种错误,应该感到羞愧。 - 关键词:虚名、误、达士、羞 - 注释:诗人开始认识到
嵊城看月色,望极若微阴。 光射星辰暗,气迷闾巷深。 人和为善守,蚁附觉难侵。 我亦耽诗者,围中不废吟。 注释: 嵊城看月色,望极若微阴。 这句话描述了诗人在嵊城观赏月色的情景。"嵊城"可能是指一个地方名或者地名。"望极若微阴"意味着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感觉天空中的云层仿佛是微弱的阴影。"光射星辰暗"则描绘了月亮的光芒照射下,星星变得昏暗,形成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夜晚景象。 光射星辰暗
乐道 白首来何暮,青衫宠若惊。 浮荣能几日,高节冠平生。 良史不虚美,真儒集大成。 读书多乐事,六十眼犹明。 注释: 1. 白首来何暮:指人生晚年,白发苍苍,时光已晚。何暮,何等晚。 2. 青衫宠若惊:形容受到恩宠而心生惶恐不安。青衫,古代官员的服饰。 3. 浮荣能几日:指短暂的荣耀如同水面上的浮萍,难以长久。 4. 高节冠平生:形容高尚的节操超过一生。冠,居第一,此处表示超越。 5.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长风起天末,奄忽卷浮云。” - “长风”:这里指强劲的风。“天末”:天边,即天际。“奄忽”:突然,急速。“卷浮云”:把浮云卷入。整句描绘了一幅风力强大的景象,仿佛能吹散所有的云朵。 2. “冰雪春自释,芝兰久弥薰。” - “冰雪”:比喻困难或障碍。“春”:在这里象征希望或新生的开始。“自释”:自然地消散。“久弥薰”:长久地散发香味。整句表达了春天来临
邻野 故宫成市井,卜宅地非偏。 门掩依茅栋,身闲乐性天。 苔花侵砌上,瓠叶荫窗前。 有子营家事,何须二顷田。 注释: 1. 邻野:指诗人居住在乡村之中,周围环境宁静美丽。 2. 故宫成市井:描述城市中的故宫已变为市集,昔日的皇家宫殿变成了繁忙的市场。 3. 卜宅地非偏:选择了一个不偏僻的地方进行定居。 4. 门掩依茅栋:形容房屋是用茅草搭建而成,门被掩上以遮挡风雨。 5. 身闲乐性天
【注释】 偶作:即“咏柳”诗。因作者在长安为翰林学士,故题作“偶作”。 碧草:指柳树的嫩叶。 含秋意:含有秋天的寒意。 黄云:指夕阳西下时,天边出现的一片晚霞。 归鸦:指乌鸦。昏且噪:天色已晚,乌鸦叫个不停。 去雁:离去的大雁。远无踪:大雁已经飞得看不见了。 杯酒:借指宴饮。因为饮酒而醉。 因循:懈怠。 明人:指有才能的人。邂逅:偶然相遇。 身名:指自己的身世和名声。 正望日疏慵
荆楚:指湖北一带。 三年客:诗人在湖北一带做官三年。 风尘七尺躯:指为国奔走劳累,一身的尘土。
【注释】 1.尚寐无聪:尚,还、尚未;寐,睡;无聪,不聪。 2.幽梦断:幽,深暗;梦断,梦中断了。 3.鼓声如呼:鼓声,击鼓的声响。 4.角声如哭:角声,古代军中用乐器发出的响声。 5.茅堂窗已白:茅堂,茅屋。窗,窗子。 6.灰残炉火樽无绿:残,剩余。樽,酒器。 7.称有无:称,量词。随分具晨餐,随意准备早餐。 8.唯饘粥:饘粥,粥的一种。 9.义命:义命,指正义的命运。 10.在坎陷:在坎陷
【注释】: 1. 汉家都邑:指长安,即今西安。历:经历。增崇荣富:使富贵荣耀增加。 2. 千古繁华犹眼见:意思是说,长安城自古以来就繁荣昌盛,如今仍然可以见到。 3. 看取班张词赋:班固和张衡是汉代著名的文学家,这里以他们为榜样。看取句意是“值得一看”。 4. 太液鸳鸾:太液池里的鸳鸯和彩凤。太液是汉长安城西面的一座池子,池中养有金鱼。 5. 昭阳鳷鹊:昭阳殿是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的住所
《蓄川》 杨弘道 蓄川膴膴,闲田可耕。孰非人子,耕我先茔。 这首诗出自元代诗人杨弘道的《蓄川·其一》。诗中描绘了一片肥沃的土地,适合耕种,而那些真正孝顺的人则会在这块土地上耕作自己的祖先的墓地。这不仅是对土地的描述,更是对孝道的一种颂扬。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杨弘道对于土地的热爱和对孝道的重视。他希望通过这首诗,让更多的人了解土地的价值和孝顺的重要性。 译文: 蓄川膴膴,闲田可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