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寐无聪,幽梦断、蘧然难续。隐隐听、鼓声如呼,角声如哭。檐短茅堂窗已白,灰残炉火樽无绿。称有无、随分具晨餐,唯饘粥。
有义命,何思虑。在坎陷,弥谦牧。但客来尝愧,小坊深曲。不及屠沽馀酒肉,不及驵侩多僮仆。下苇帘、相对话移时,清欢足。
【注释】
1.尚寐无聪:尚,还、尚未;寐,睡;无聪,不聪。
2.幽梦断:幽,深暗;梦断,梦中断了。
3.鼓声如呼:鼓声,击鼓的声响。
4.角声如哭:角声,古代军中用乐器发出的响声。
5.茅堂窗已白:茅堂,茅屋。窗,窗子。
6.灰残炉火樽无绿:残,剩余。樽,酒器。
7.称有无:称,量词。随分具晨餐,随意准备早餐。
8.唯饘粥:饘粥,粥的一种。
9.义命:义命,指正义的命运。
10.在坎陷:在坎陷,处于困境之中。
11.弥谦牧:谦牧,谦虚自守。
12.小坊深曲:小坊,小巷。深曲,曲折深邃的小巷。
13.不及屠沽:屠沽,屠户和卖肉的叫屠沽。
14.余酒肉:余,剩余。
15.驵侩:驵侩,旧时做买卖的人。
16.下苇帘:下苇帘,打开苇帘。
17.相对话移时:相,相对地。话,闲谈。移时,一段时间。
【赏析】
全词是写一个有志之士,因受奸佞谗言所害,陷入困境之中。他虽然身在险境,却依然保持一种高洁傲岸的人格。这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深沉真挚,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上片开头“满江红 · 有感”点明题目,直述有感于怀。首两句为全词奠定基调,表现了词人内心的悲凉与激愤。“梦断”二字,既表明其夜不成寐的原因,又暗示出词人的心境之苦闷。“隐隐听”三字,写出词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景。这几句写尽了词人内心的焦虑不安、烦闷难安。“檐短茅堂窗已白,灰残炉火樽无绿。”这一句是写天未黎明时,词人起床后所见的景象。“檐”,即茅草房的檐边。“窗”,指窗户。“已白”,已经破晓,光线变得明亮了。“灰残炉火樽无绿”,残破的炉火映照着灰烬,而樽中酒却没有绿色的液体了。“无绿”二字,既表现出天色渐明,也透露出词人心情的沉重。此二句以简练的语言描写出了词人黎明时分的所见所感,烘托出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
下片继续描写词人的所见所想。“称有无、随分具晨餐”二句写词人早起后的生活情况。“称”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估量”或“计算”。这里指的是词人根据自己的财力去衡量自己是否能够做出丰盛的早餐,也就是按照自己的承受能力来安排一日三餐。“唯饘粥”三字则写出了词人的无奈之举。“饘粥”即粗米稀饭。“唯”,只有,仅仅是。这句是说,词人只能吃一碗简单的稀饭。“有义命,何思虑”二句是说,既然命中注定要遭受这样的厄运,那么我又何必去多想呢?“义命”,指正义的命运。“何思虑”,又作“何所虑”。意为:何必还要去考虑呢?“在坎陷,弥谦牧”二句是说,我身处困境之中,仍然保持着谦虚自守的态度。“坎陷”,指处在困境之中。“谦牧”,指谦虚自守。这两句的意思是,尽管身处困顿,但我还是保持谦虚自守的态度。“但客来尝愧,小坊深曲。”这两句是写词人对前来拜访的人深感惭愧。“但客来”,意思是说,每当有客人来访,他就会感到十分惭愧。“小坊深曲”是指词人居住的地方狭窄曲折。“不及屠沽余酒肉,不及驵侩多僮仆”两句是说,我虽然没有多余的酒肉可以招待客人,也没有多余的钱财雇请仆人,但是至少我还能够勉强维持生活。“余酒肉”指剩余的酒肉。“屠沽”,指屠户、卖肉的行当。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虽然我没有什么多余的酒肉可以招待客人,也没有什么钱财雇请仆人,但是我至少还能勉强维持生活。“下苇帘、相对话移时,清欢足”这两句是写词人在与朋友交谈的时候,心中感到无比的满足与快乐。“下苇帘”,是指在竹帘下进行谈话的场景。“相对话移时”,意思是和朋友在一起聊天谈了很久。“清欢足”,意思是说在这种愉悦的心情中度过很长时间,就已经足够了。这两句是说,通过与朋友的聊天,词人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满足和快乐。整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深沉真挚,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