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硕
【解析】 本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描绘的是清晖楼的美景。诗人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了作者对清晖楼的喜爱之情。“万古龙涛山水窟”意思是:历经万年历史的龙涛山和清澈的流水形成的洞穴,是什么地方呢?“何人携向岭边州”意思是:是谁带着它来到了岭边州城?“朝来蜃气连城白,幻作恩平第一楼”意思是:早晨来的时候,海市蜃楼把整个城都笼罩在一片云雾之中,幻化成了恩平的第一高楼。赏析:
注释:长年城上望着溪山,今日才有机会一睹。特地是说早晨的风把雨吹断,或许是上天的意思让我更吝啬。 赏析:此诗写诗人在长年的城楼上望山观水、思念故乡的情感。首句写长年城上望溪山,今日才能一往还,表达了诗人长时间无法离开京城,只能在城上遥望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次句特地晓风吹雨断,可应天意更予悭,写诗人在早晨风中被雨打断了思绪,或许是天意如此,让他更加感到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
【注释】 翠微:青翠的山色。 八窗:指窗户。玲珑:精巧透亮。 【赏析】 《题清晖楼二首》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共两首。此诗为第一首。 这首诗写诗人登上清晖楼后所见之景和所感之情。“题”字点明这是一首登高远望之作,“翠微”,青翠的山色。“元龙高卧”,典出三国蜀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字孔明),他隐居隆中时,自号卧龙;这里泛指隐士。“碌碌诸人”,即指那些庸碌无为的人,他们总不如诸葛亮
注释:何处的园林现在有花?春天的景色主要在于耕田种麻。不要因路途遥远而感到悲伤,一顿饭的饭食就足够了,不必叹息。 赏析:这是一首劝农诗。诗中描绘出一幅春耕图,通过对比“何处园林今有花”与“十分春事只桑麻”来突出农民的辛勤劳作。诗人用“不须惆怅穷途目,一饱生涯无叹嗟”来鼓励农民,让他们明白只有勤劳才能获得丰收,生活才会幸福。全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劝农三首 春风勾引出郊行,小队迢迢草路平。 自笑田芜不归去,三千里外劝人耕。 注释:劝农是古代的官名,这里指代的是诗人自己。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李绅的《劝农三首》之一。诗人在春天来到郊外劝农,看见农民正在田间劳作,于是心生感慨,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关切和担忧
春风勾引出郊行,小队迢迢草路平。 自笑田芜不归去,三千里外劝人耕。
万古龙涛山水窟,何人携向岭边州。 朝来蜃气连城白,幻作恩平第一楼。
留硕,字季膺,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正子。 历南剑州通判(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七),宁宗嘉定间知南恩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六)。 改知岳州,入为大理寺丞。 历知永州、建昌军。 事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传》附。 今录诗五首。 生卒年:?-
留硕,字季膺,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 正子。 历南剑州通判(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七),宁宗嘉定间知南恩州(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一六)。 改知岳州,入为大理寺丞。 历知永州、建昌军。 事见清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六《留正传》附。 今录诗五首。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