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昉
【注释】 老去:指年老。心何用:心有什么用呢。虚窗:空无一人的窗户。夏景凉:夏天的景象清凉。 麦光:麦芒上的光华,即麦花的细长柔美光泽。铺:平铺。作簟(diàn):当作席子。 雪粉:雪花像粉一样洁白。煮为浆:熬成汤。 竹径:竹林里的小径。时教扫:时常打扫。不使荒:不让荒芜。 蔬畦(qí):菜园。不使荒:不要让荒芜。 子孙:后代,子女。所遗:遗留下来的物事。经史:这里指经典的书籍。在南堂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 我已经竭尽而对方转盈,欲罢不能盖彰其馀刃。 知难而退甘竖于降旗,五章强振于芜音三鼓。 那成于勇气暂希解甲少遂息肩,庶重整其懦兵愿别当其坚阵。 此时胜负期一决焉却以地僻尘埃少为首,希垂采览。 【注释】: 1. 侍郎:指诗人的朋友,这里用来形容他文采飞扬,才华横溢。 2. 清逸:形容他的诗歌飘逸、清新,有超脱世俗的风格。 3. 才无敌:形容他的才华无人能及。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相关的赏析: 1. 诗句解释: - “地僻尘埃少,幽居一院清。”:这里表达了诗人居住的环境偏僻,远离尘嚣,因此能够保持环境的干净和宁静。 - “自题花色号,暗记树根茎。”:诗人对自己种植的花木进行了标记和记念,显示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专注。 - “竹撼萧疏影,松摇淅沥声。”:通过竹子和松树的摇曳,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声音和光影的变化,增添了诗中的意境。 -
这首诗是一首五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馀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咏歌篇篇实为绝伦一一尤难次韵强率鄙思别奉五章却以秘阁清虚地为首句所谓效西子之颦也惟工拙之不同岂天壤之相接莞尔而笑其敢逃乎 其二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馀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咏歌篇篇实为绝伦一一尤难次韵强率鄙思别奉五章却以秘阁清虚地为首句所谓效西子之颦也惟工拙之不同岂天壤之相接莞尔而笑其敢逃乎
【解析】 1.“蓬阁”意为简陋的房屋,这里指自己简陋的居处。 “多馀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咏歌篇篇为绝伦一”,意为我有许多闲暇时间来写诗,每首诗都写得非常出色,没有能与之匹敌的,所以此处是说诗人有很多空闲的时间来创作。 2.“效西子之颦也 惟工拙之不同,岂天壤之相接莞尔而笑其敢逃乎”,此句出自《庄子·天运》中的一段故事,讲的是西施为了掩饰自己的病态美而故意皱起了眉头
【注释】: 伏蒙侍郎见示:伏承你给我看(诗)。蓬阁多馀暇:蓬阁有很多闲暇的时间。调高情逸:格调高雅,性情悠闲。无以咏歌:没有可以吟咏歌唱的词句。篇篇实为绝伦,一韵一韵地写,每一首诗都是无与伦比的。一一尤难次韵强率:每一首都有其特别之处,很难依次排列。次韵强率:勉强按照顺序排列,显得不自然。鄙思别奉五章,却以秘阁清虚地:鄙陋之思,另赠五章,但以“秘阁清虚地”为首句。所谓效西子之颦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竹里馆》。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地僻尘埃少,家贫显静南。 - 注释:这里描述了作者所居住的地方偏僻,尘土很少,家中贫穷但环境宁静安详。 2. 门前多野景,墙外是精蓝。 - 注释:门庭之外可以看到很多自然景色,而墙外的山色更加美丽,呈现出一片青蓝色。 3. 美食身非稼,丰衣妇不蚕。 - 注释:尽管食物丰富,但我不是一个农夫;虽然衣物华丽
【诗句释义】 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而彼转盈,欲罢不能盖彰其馀刃。知难而退甘竖于降旗,五章强振于芜音。三鼓那成于勇气,暂希解甲少遂息肩。庶重整其懦兵愿别当其坚阵。此时胜负期一决焉,却以地僻尘埃少为首希垂采览。 【译文】 我虽才华横溢但歌声却不如他人,我已经筋疲力尽而敌人却更加得胜,想要停止战斗但内心又难以割舍。知道艰难困苦后主动后退,甘心在失败的旗帜下树立新的形象
【注释】 1. 伏蒙侍郎见示:承蒙侍郎您赠送给我。 2. 蓬阁多馀暇:蓬阁,指书斋;馀暇,多余的时间。 3. 调高情逸无以咏歌:诗的格调高远,情感飘逸,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歌唱。 4. 篇篇实为绝伦:每一篇作品都是无与伦比的。 5. 一、二韵强率鄙思:第一、二句是勉强和浅薄的想法。 6. 五章:这是五首诗。 7. 却以秘阁清虚地为首句:最后用“秘阁清虚地”作第一句
我们需要将这首诗逐句分解并分析每句话的结构和含义。下面是诗句及其对应的翻译: 第一句:“太平广记表” - 解释: 这句话可能指的是一个关于“太平广记”的文件或表格的提交。 - 注释: “太平广记”是一种古代的文献,用于记录历史事件、人物和传说等。“表”在这里可能表示一种文书或者报告。 第二句:“承奉郎左拾遗直史馆臣宋白” - 解释: 这是一句官职和职位的描述,其中包含了宋朝的官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