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孺
【注释】: 无己,即白居易的号,当时人称他为白乐天。 【赏析】: 诗是写给白居易的,故用其字号。“两首”,指两篇。此句意谓你(我)有两篇乐天诗给你。 【译文】: 我给你写一帖书信,给你两首白居易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 【出处参考】: 此诗出自《全唐诗·白居易集/卷六十五》
注释:清澈如同玉壶中冰,宁静如朱弦瑟声。 赏析:诗人以清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通过比喻手法,把自然界的清流比作“玉壶冰”,把山涧中的溪水比作“朱弦瑟”。诗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注释: 不浓不淡匀脂粉,半醉半醒媚雨风。 不浓烈也不轻薄地涂抹了脂粉,似醉非醉地微醺着,享受细雨和春风的恩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雨与微醺女子的诗,描绘了一个既妩媚又带着一丝娇羞的女子。首句中的“不浓不淡”形象地描绘了她化妆的技巧,既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低调,展现出女性的含蓄之美。而“半醉半醒”则描绘了她饮酒的状态,既没有完全沉醉,也没有清醒,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充满魅力的感觉
【释义】:过了一年又一年,春去夏来,芍药花已经开过了。 【注释】:其一、其二:指《题都城南庄》二首中的前两首诗。过眼、一春、又夏:指时光荏苒,年复一年。 【赏析】:本诗是作者在京城长安时所作,表现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的感叹
【注释】 跋大人论配享书稿:跋,题跋。大人,指作者。大人,这里是指欧阳修。配享,是古代皇帝或朝廷对某些有功之臣的追尊或追赠。配享,也称为配享太庙。 覆羹真得皂囊书,锦水元来胜石渠。 覆羹: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做事,结果适得其反。皂囊:《后汉书·张衡传》:“尝作灵宪、算罔、浑仪、落下闳作授时历。”李贤注:“以皂囊裹铜漏,以记昼夜刻数。”《旧唐书·刘禹锡传》载:“天宝中,为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每内宴
世事昏昏酒正酣,苦言难药盗言甘。 李庭男子真奇绝,便是吾乡小澹奄。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杨长孺所作,名为《送胡季昭窜象郡二首》。诗中描述了世事混乱、人心不古的社会现实,同时表达了对胡季昭这位才华横溢的男子的赞赏之情。 赏析: 1. 世事昏昏酒正酣:“世事昏昏”形象地描绘了社会混乱、人心不古的现状。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往往沉迷于享乐,忘记了社会责任和道义。而“酒正酣”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沉迷程度之深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赏析的能力。此类题考核诗句含义时从逐句解释、手法与形象、语言特点和结构异同等几方面来展开。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求审清诗意,明确所咏之诗篇;然后把握关键意象,分析意象运用的特点;最后理解诗歌情感,并分析表达方式及其效果。 “拔地齐天可上不”,意思是说亭子高耸入云,好像能与天空相接一般。“不”,语气词,无实义。 “倚岩危栈半空浮”,意思是说亭子靠在陡峭的山崖之上
【诗词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年)被贬官任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到任后的生活状况和心情变化,表达了对百姓的关怀以及自己清廉自守、不取脂膏之志。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来到商州的所见所感。“两年枉了鬓霜华”,说自己两年来虚度光阴,白白耗费了白发。“照管南人没一些”,说自己连南方百姓都照顾不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政绩的不满。 第三句“七百万钱都不要”
送胡季昭窜象郡二首 世事昏昏酒正酣,苦言难药盗言甘。李庭男子真奇绝,便是吾乡小澹奄。 注释: 世事:世间之事或社会现象。 酒:指饮酒。这里比喻放纵享乐的生活态度。 苦言:正直、诚恳的言辞。 盗言甘:不诚实的言论。 李庭:此处泛指有才能、有见识的人。 奇绝:出人意外、超越寻常。 吾乡:我的家乡,这里是借指诗人自己的家乡。 小澹奄:小小的县官,指地方官员。 译文: 世间之事混乱不清
阴森古木石心栽,清澈寒溪镜面开。 斗起孤峰三百尺,从今唤作小飞来。 注释:亭子周围长满了阴暗的古树,仿佛是石头一样坚硬而扎根深厚。溪流清澈透明,如同一面镜子般平静。一座孤独的山峰高耸入云,高达三百尺,它的名字也因此被人们所传颂。从此以后,人们便称这座山为“小飞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小飞来的自然景色和历史传说,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