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宿山寺》。 诗句释义: 1. 纸帐为虎跑求上人赋 - “纸帐”是指寺庙里用纸张做的床铺,而“上人”则指寺庙中的僧人。这里的“为虎跑求上人赋”指的是作者向寺庙中的僧人寻求创作诗词。 2. 纸帐溶溶似雪轻 - “溶溶”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这里用来描绘纸帐的轻柔感觉;“溶溶似雪轻”则是进一步强调纸帐的轻盈和洁白。 3. 几回听彻万松声 - “几回”表示多次
【注释】 翠节:竹子的青色,此处指竹皮呈绿色。香根:竹子的根部有香气。萧萧:寂静的样子。静相宜:与安静的环境非常相称。春花:春天的花。秋霜后:秋天的霜降之后。青云:高高的云层。君:对人的尊称。始知:才知道。 【赏析】 这首诗写张真公墨竹之品格,赞美其“不随俗”,不媚权贵,独立高洁的品质。 前二句写竹子的外形和气质。首句说竹皮呈青绿色。次句说它的根部也散发着香气,所以人们常常把竹比作君子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诗句释义: - 欲寻春信苦无因,行遇梅花却怨春。 想要寻找春天的消息却苦于找不到原因,行走间遇到梅花却怨恨春天。 - 妾貌与花俱似玉,可怜不见陇头人。 妾的容貌与花一样洁白如玉,可惜看不见陇头的人。 2. 译文: - 想要寻找春天的消息却苦于无法找到原因,在行走中偶遇梅花却对此感到怨恨。 - 我(妾)的容貌与花朵一样洁白如玉,可惜看不到陇头的人。 3
诗句释义 1 两岸荻芦秋着花:描述秋天时,两岸的芦苇开始变黄并开出了花。 2. 钓丝烟艇隔人家:描述了一艘小船在烟雾缭绕的水中行驶,与岸边的人家相隔。 3. 白鸥飞尽孤云外:描绘了一只白色的鸥鸟飞向天空之外,只剩下孤独的云彩。 4. 万丈青山带晚霞:描述了一片绵延不断的青山,被夕阳的余晖染成了金黄色。 译文 两岸的芦苇在秋日中绽放着美丽的花朵,而我在烟雾缭绕的船上静静地等待着
注释: 河汉:银河,天空的两道银河。凝云:凝结在一起的云气。淡不流:形容银河流动缓慢。玉箫声断凤凰楼:用玉箫声断来比喻凤凰楼的消失。天风:指天上的风。瑶台: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指月亮。散作人间五月秋:把天上的霜花洒在人间,就像五月的霜一样。 赏析: 这首诗以咏物抒情为主,通过对一幅画中景物的形象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同时
翠竹萧萧粉署阴,疏帘高卷画堂深。朝回日日焚香坐,爱尔凌云一片心。 注释:翠绿的竹子在官府的阴影下显得萧瑟,高高卷起的帘子映衬着深邃的画堂。每天早晨回来后,我就焚香静坐,喜爱这直上云霄的一片心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张真人墨竹的喜爱之情。首句“翠竹萧萧粉署阴”,以翠绿色形容竹子,以萧瑟形容竹林的声音,以粉色形容官府的影子,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次句“疏帘高卷画堂深”
【注释】 紫罗,古代的一种丝织品。步障,一种挡风用的帷幕。红锦,指红色的丝织品,缠头,古代女子的一种发饰。缫车,古代一种纺纱工具。青云,形容织造时纺织的线缕细而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农家妇女织布情景的描述。诗的前两句写田家妇女在游春和醉酒之后,仍然辛勤织布的情景。第三、四句描写的是田家妇女夜以继日地劳作的情形。全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饯别:送别;还杭:返回杭州。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在送友人离开时所写。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饯别江亭日未斜,东风开遍禁园花。”首句点明了时间是春天,阳光还未斜照。次句写出了春天的景象,东风已经吹遍了整个皇宫园林的花木。这里的“东风”指的是春风,春风温暖而和煦,使得百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 “朔云吴树三千里,一路青山直到家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画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色。 初日高峰照画堂,意思是在朝阳照耀下,高高的山峰映照在画堂之中。 乳莺啼处绿阴长,意思是在莺啼声中,周围的绿叶更加茂盛。 朝来试看春多少,意思是早上起来,试着看一看春天有多少。 一路桃花涧水香,意思是沿着一条小溪,一路上都是桃花和涧水的香气。 注释: - 初日:早晨的第一缕阳光。 - 高峰:山的最高处。 - 画堂:精美的室内装饰。 -
戏马台 英雄遗梦楚水哀 1. 诗作原文 戏马台 英雄此地有遗台,故国荒凉楚水哀。 霸业已随玉斗碎,乡人不见锦衣回。 山头落日沉波去,天际悲风带雨来。 不独咸阳三月火,曲池高榭总成灰。 译文与注释 - 诗句释义: 1. "英雄此地有遗台,故国荒凉楚水哀。" —— 在这片英雄留下的地方,只有荒芜的楚水在哀叹。 2. "霸业已随玉斗碎,乡人不见锦衣回。" —— 霸业已经随着破碎的玉斗而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