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密之,号鹿起。 入清为僧,名大智,字无可,别号有药枕、弘智、愚者大师等。 少为复社名士。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检讨。 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南海,以卖药自给。 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 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 学问广博,于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药卜,无不析其旨趣,尤精于科学和哲学,重视“质测”,意即实验。 与利玛窦交往甚密,通晓当时西方科学知识,对神学多所批评。
春辞长安过芦沟桥
河道出桑干,桥头薄日寒。 榆关春色迥,辽海暮云残。 征雁回金阙,归鞭控玉鞍。 惊沙掩独鹿,回首远长安。
密之,原名方以智,明代诗人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密之,号鹿起。 入清为僧,名大智,字无可,别号有药枕、弘智、愚者大师等。 少为复社名士。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检讨。 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南海,以卖药自给。 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 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 学问广博,于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药卜,无不析其旨趣,尤精于科学和哲学,重视“质测”,意即实验。 与利玛窦交往甚密,通晓当时西方科学知识,对神学多所批评。
方以智
明末清初江南桐城人,字密之,号鹿起。 入清为僧,名大智,字无可,别号有药枕、弘智、愚者大师等。 少为复社名士。 明崇祯十三年进士,官检讨。 弘光时为马士英、阮大铖中伤,逃往南海,以卖药自给。 永历时任左中允,遭诬劾。 清兵入粤后,在梧州出家。 学问广博,于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药卜,无不析其旨趣,尤精于科学和哲学,重视“质测”,意即实验。 与利玛窦交往甚密,通晓当时西方科学知识,对神学多所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