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
【注释】 成化丁未:指明代弘治七年(1492)。成化:明宪宗李诵的年号。解郡:即解县,今属山西运城市,是唐代诗人白居易贬居的地方。 复解郡,乃吾志:再次被贬为解州司马,正是我的愿望。 谈笑离别间:离别时谈笑自若。 行我心上事:做我心里想做的事。 【赏析】 本诗作于作者被贬为解州司马期间。全诗抒发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居田园的向往。 首句“成化丁未闻解郡作”,写自己因得罪权贵而再度被谪
注释: 继闻改郡重作,母恩不可割,君命不敢辞。 舍母以就君,白首成歔欷。 译文: 听说要改换郡县,我的母亲恩情难以割舍;国君的命令我不能推辞。 为了侍奉君王,我把母亲舍弃;白发人哀叹不已。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得知自己将被调往他乡时所作。全诗通过叙述诗人对母亲的深情和对君王的忠诚表达了自己的矛盾心理,抒发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题卧羲轩 郡中无事自开荒,小作轩居接北廊。天地清风来枕簟,湖山白日卧羲皇。意当适处功名薄,心到虚时道义光。彭泽有魂招不起,凭谁接膝与商量。 诗句释义 “郡中无事自开荒”:描述了作者在郡中无事的情况下自行开拓一片土地作为居所,表达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小作轩居接北廊”:指的是在靠近北边的庭院中建造了一座小轩,用来居住。这里的“北廊”可能指代的是建筑结构中的北部走廊空间。
诗原文: 乘云何处去登仙,老泪双挥袖欲穿。 执绋谩怀千里外,修书犹记十年前。 中州孤凤东夷识,郢下阳春海内传。 多少情怀谈不尽,凭谁传报到黄泉。 译文: 乘坐着云彩我该往哪里去?登上仙界寻找长生不老。双眼泪流如雨,衣袖似乎都要被泪水穿破。 手持绳索却怀揣远方的思念,十年后我仍记得你的书信。你是中原独秀之士,在东夷之地也留下了足迹。你的歌曲在郢下传唱,四海之内广为传播。 心中无尽的感慨难以言表
此心何处洗尘埃,家有小亭渠上开。 山雨未收云尚湿,江枫欲落雁初来。 食莼偶并季鹰驾,对菊思衔陶令杯。 最喜赏音人不远,小航频到鹤洲回。 注释: 和水云亭诸公作:与水云亭的众位友人一起创作诗篇。 此心何处洗尘埃,家有小亭渠上开。 此心何处洗尘埃,家有小亭渠上开。 此心何处洗尘埃,指的是诗人内心的烦恼和尘垢无处洗涤。家有小亭渠上开,意味着诗人居住在一个靠近小池塘的小亭子里,可以听到水声潺潺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成化丁未年,诗人听闻解除了郡守之职。 驾驭世道既宽广,赋性又粗疏梗概。 圣恩天地宽,使我全首领。 注释:成化丁未年,诗人听闻解除了郡守之职。 驾驭世道既宽广,赋性又粗疏梗概。 圣恩天地宽,使我全首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解除郡守之职的喜悦和感激之情。诗中“驾驭世道既宽广”一句,展现了诗人胸怀宽广、志向高远的豪情壮志;“赋性复粗疏梗概”一句,则揭示了诗人性格直率
【注释】 成化:明宪宗年号。丁未,即成化十年。解郡,指南京。 敝庐:简陋的房屋。菽水:豆汤,指饮食。馀欢:剩余的快乐。 【赏析】: 《归田园居》是一首写自己隐居生活的诗,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自然的喜爱,对平民百姓的同情。全诗意境宁静淡泊,语言朴实流畅,风格清丽自然。 首句写自己和母亲的年龄都已很大,庆幸还能生存在世上。第二句写故乡有一座破旧的茅屋,每天的生活都过得十分快乐。第三
【赏析】 《题画龙虎》是一首咏物诗。此诗以龙为喻,写画中之虎,赞美其威风凛凛、气势磅礴的神态。首句点明主题,二、三两句描写画中之虎威武雄壮、神采奕奕的神态。末句“待尔出林壑”,意谓画中的虎要冲出画幅,展现在现实生活中。 全诗用词精当,意象生动。诗中以文采斑斑点点的龙比喻笔法娴熟的画家,以爪牙利如琢比喻画家笔下的龙矫健有力,栩栩如生,白昼舞狐狸比喻画家的龙在阳光照耀下威武雄壮,神采奕奕
【注释】 1. 太山:指泰山,此为夸张之语,意谓泰山高不可摧动。 2. 拔不动:比喻坚贞不移。 3. 流水:喻指时光流逝,岁月如水。 4. 激不回:比喻时间无法倒流。 5. 青天:指天空、自然界。 6. 万古:极言时间之长。 7. 心:指作者的内心。 8. 摧:毁坏。 【赏析】 诗人以太山、流水自况,抒写了他坚定的意志和豪迈的情怀。 全诗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困苦,坚持正义的信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及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观点和精神追求;然后逐句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作具体赏析。“迹谢尘泥”:意思是说龙虎的踪迹,已经消逝在尘世之中。 “精神动寰宇”,意思是说龙虎的精神,震撼了整个世界。 “我为苍生忧,呼尔作霖雨”,意思是说作者忧心于苍生疾苦,所以呼唤你降下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