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题的考核中,考生要注意作者交代的背景,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以及情感主旨,注意结合诗句中的重点词句理解分析即可。“过吴江泗州寺访僧留宿”一句,写诗人游览名胜古迹,寻访隐士,夜宿寺院,与僧侣交往,体现了诗人游历名山大川、寻访隐逸高僧的雅兴。“行尽吴江兴尚浓,却从寺里访瑄公”,意思是行遍了吴江还兴致勃勃,却到寺院里去拜访和尚。诗人用“兴尚浓”和“却”两字
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宝敬斋的赞誉,对其品德、修养和学问的高度肯定。 第一句“宝敬斋名莫浪评,操存涵养在躬行。”赞美了宝敬斋的名字并不浮夸,他的操守和修养都是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而不是空谈。 第二句“荒宁怠惰功斯坠,惕厉斋庄业乃成。”表达了作者对宝敬斋的态度和行为的认可,认为他的懈怠和懒惰会导致事业的失败,而勤奋和谨慎则能够让他的事业成功。 第三句“朱子一箴千载重,丹书十字万金轻
这首诗是诗人对杨太仆收藏的子昂画作《春牧图》的高度赞扬。 首句“我爱吴兴松雪翁”,是对吴兴松雪翁的赞美。吴兴,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湖州市南郊。松雪,是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字号。 第二句“胸蟠百万渥洼龙”,描绘的是画中马的雄壮和威猛。“胸蟠”意为胸怀宽广,“渥洼”指的是肥沃的水田,“龙”则形容马的雄伟。 第三句“丹青邂逅挥窗底,牝牡分明见眼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画中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对杨学士万木图的描写,表达了对达翁(指杨学士)济困扶危、关心民生疾苦的高尚品德的赞美之情。 第一句:“道殍累累岁大祲”,意为:饥荒年头,饿死的尸体到处都是,灾祸深重。 第二句:“达翁周恤意何深”,意为:达翁救济受灾百姓的心思是多么深远啊!达翁,即杨学士。这一句赞颂了杨学士心忧黎庶之难。 第三句:“指山托种千株木,发廪全倾万斛金”,意为:他指山种植千株树木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从山水窟中来 - 这一句可能指的是诗人或其诗歌的出处。在古代文学中,“石窟”通常指的是佛教的寺庙中的洞窟,诗人可能将自己比作一个从这些洞穴中走出的人。 2. 此地登临独怆哉 - “怆哉”是悲伤的意思。这句表达了作者在此地独自登高远眺时所感受到的深切忧伤或怀旧之情。可能是对过去某段时光的回忆或感慨。 3. 葬剑人亡池自碧 - 这句话描述了一个葬剑的场景
去年冬至身为客,今岁逢冬仍未归。 释义:去年冬至的时候我还在外做客,而今年冬天还没回去。 拜阙班联吴子国,还家梦绕老莱衣。 释义:在皇宫的阶梯上排列着各种身份的人,我回到了故乡,梦见了老莱子的衣裳。 尘踪似梗何时定,心绪如麻竟日违。 释义:我的足迹像一根稻草,不知何时才能确定,我的心情像一团乱麻,一天到晚都不能安定。 珍重同行袁与赵,一尊好共酌斜晖。 释义:珍惜我们在一起的时光
【注释】 钩帘:指挂起窗帘。 六符:古代帝王用以颁布政令、征伐四方的六种文书。 耿耿:明亮的样子。 道人:道士,这里是指作者的朋友。 攫(jué)利名:夺取名利。 琢句春生池草梦:意谓像琢玉成器那样精心地琢磨诗句,而春天一来,池中草又萌发出新芽了。 翻经:翻阅经典。 知谁并:知道和谁在一起。 惭愧无依记别情:因为自己没有依靠,所以感到惭愧,记不起离别时的情景。 【译文】
霁翁山水旧驰名,此卷今看笔更精。 一瀑漏岩飞雪练,数峰当户列云屏。 杖藜僧入松间寺,策骑人过柳外亭。 佳境如斯在何处,扁舟便欲访蓬瀛。 注释: 1. 霁翁山水旧驰名:指钱舜举的山水画非常有名。 2. 此卷今看笔更精:表示现在看到的这幅画,其笔墨更加精湛。 3. 一瀑漏岩飞雪练:瀑布从岩石上落下,如同飞雪一般洁白晶莹。 4. 数峰当户列云屏:几座山峰屹立在门前,像屏风一样排列开来。 5.
【注释】 为爱丛林老辨才:因为喜爱林中,所以喜欢山林。老辨才:指林中僧人辩才。 片帆归去又还来:用一片小船回去,然后又回来。 囊中珠玉清人骨:比喻僧人们内心清净如珠玉般纯净。 尘尾风云障俗埃:指和尚们修行的云游生活。 莲社未知容我否:不知道莲社能否容纳我。 酒眉且自向师开:暂且借酒消愁,暂时向师父倾诉一下心事。 三吴早晚徵输足:早晚之间,三吴地区的赋税征收是否充足? 重看天花雨法台
第一首: 黄埃车马纷纷来,这里谁人能日来。 独有豸冠因酒病,时寻虎石扣门开。 注释:黄埃,指尘土飞扬。纷纷,形容车马众多。豸冠,古代的一种官帽。因酒病,因喝酒而生病。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官场上的无奈和孤独的诗。黄埃车马纷纷来,这里谁人能日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厌倦。独有豸冠因酒病,时寻虎石扣门开,表达了诗人因酒而生病,时常寻找虎石扣门的情景。 第二首: 山中风月久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