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原吉
【题解】:这首诗是诗人对一幅《万竿烟雨图》的题咏。 【注释】:方尚书,即方纲,字少岳,号铁峰,明代诗人、画家。 【赏析】:《万竿烟雨图》,这是一首赞美画幅中万竿竹子之美的诗。首二句“琅玕碧锁何模糊, 烟雨满林秋日晡”,描写了画中的竹景,以“琅玕”代称竹,形容竹色青翠,用“碧锁”形容竹叶密密层层,绿油油地一片。这两句是总写,为下文的描绘作铺垫。“烟雨满林”,说明此时正值秋天。“秋日晡”,点明时间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主事希范的一生,表达了诗人对王主事的怀念和赞美。全诗如下: 正喜南官秩任荣,俄惊天上玉楼成。 逍遥一笑骑鲸去,寂寞何年化鹤鸣。 圣主恩深归旅榇,严尊泪尽哭铭旌。 悬知瘗玉钱塘麓,潮咽无声江自横。 注释: 1. 正喜南官秩任荣:正喜(喜悦、欣慰)南官(即南宋的右丞相兼枢密使),秩任荣(官职晋升并受到尊敬)。 2. 俄惊天上玉楼成
这首诗的作者为张耒,他在题常执中尚絅卷时写到: 三十年前共读书,已知君志与人殊。 诗句释义:我们曾经在三十年前共同学习,那时我知道你的志向与别人不同。 译文:我们曾经一起读书,那时候我知道你有不同于其他人的志向。 注释:三十年前 - 指过去的时光,共同读书 - 一起学习,志向与人殊 - 志向与众不同。 赏析:此句表达出诗人对常执中过去学习生活的回顾和对其未来可能成就的期许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赏析诗句的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句子和语言环境进行理解。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从炼词炼句、用典修辞、情感表达等角度具体地加以赏析。 “伟哉南国登云士”,首句点明题旨:赞美张钺。“伟”是伟大;“南国”指南方,借代诗人所在地;“登云士”指有高远志向的人。这一句概括了全诗的主旨。 “志气如云孰与同”,写张钺之志
挽少师姚公广孝三首 早负经纶济世才,翩然杖锡谒金台。 孔明原自隆中起,仲晦都传蓟北来。 翊赞圣明清宇宙,吹嘘贤俊出尘埃。 功成特拜三孤命,烈烈声光际上台。 注释: - 早负经纶济世才:早早地就拥有治理国家、拯救百姓的才能。 - 翩然杖锡谒金台:轻快地拄着拐杖来到金台,指到朝廷去。 - 孔明原自隆中起:诸葛亮原来在隆中隐居时就已经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 仲晦都传蓟北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常山高辙久湮芜,之子寥寥踵后途。 - 常山: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此处代指北方边关。 - 高辙久湮芜:高辙,即高官显贵所走的道路,这里比喻仕途之路。"湮芜"表示道路被尘土覆盖,象征着昔日显赫一时的高官如今已无人问津。 - 之子:指袁天与的儿子。 - 寥寥:稀少、不多的意思。 - 踵后途:跟随在父辈之后,继续前行。 九窍入烟犹骂敌
诗句一: 端笏龙墀三十年,心持冰檗日乾乾。 译文: 三十年来,我手持笏板,站在朝堂之上,内心坚定如冰,日夜勤勉不懈。 诗句二: 宁知卞玉青蝇污,犹幸秦台宝镜悬。 译文: 却不知这卞玉般的清白之身被谗言玷污,幸好还有那秦朝的宝镜高悬,为我指明了方向。 诗句三: 夜枕悠悠萱草梦,晴窗耿耿鹡鸰篇。 译文: 夜深人静时,我梦见母亲在萱草之下安眠;清晨,我望着窗外的鹡鸰飞翔,心情感慨万分。 诗句四:
彩舟南溯路何长,过尽瞿塘是故乡。 两岸柳风催去棹,一天梅雨迓归樯。 【注释】 彩舟:五色绘饰的船。 南溯路何长,过尽瞿塘是故乡:在南行途中,我一路欣赏着沿途风光。过了长江的瞿塘峡,就是我的故乡了。 【译文】 我乘着五彩斑斓的船只向南航行,路上景色多么美丽啊!经过瞿塘峡后,就到了我的故乡了。 两岸柳风催去棹,一天梅雨迓归樯:两岸上吹来杨柳的春风催促着我的船前进,天上飘洒着绵绵梅雨迎接着我的归来。
题太仆吴寺丞皆山轩 幽轩小景意翻飞,云峦环绕四面围。 朝雨过后青拥佛,夕阳之间翠排仙。 心闲琴韵不厌倦,笑谈当年谢安石。 携袖东山空自叹,好山佳处留诗篇。 注释: - “幽轩小景意翻飞”:描绘了山轩小巧玲珑的意境,如同在心中翻飞一般。 - “云峦环绕四面围”:形容周围的山峰如同围绕着这个小轩,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 “朝雨过后青拥佛”:描绘了雨后山间景色,青翠的树木仿佛拥着佛像。 -
这首诗是作者对好友宝敬斋的赞誉,对其品德、修养和学问的高度肯定。 第一句“宝敬斋名莫浪评,操存涵养在躬行。”赞美了宝敬斋的名字并不浮夸,他的操守和修养都是通过亲身实践得来的,而不是空谈。 第二句“荒宁怠惰功斯坠,惕厉斋庄业乃成。”表达了作者对宝敬斋的态度和行为的认可,认为他的懈怠和懒惰会导致事业的失败,而勤奋和谨慎则能够让他的事业成功。 第三句“朱子一箴千载重,丹书十字万金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