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守正
燕中怀古拟高达夫宋中作一过一回首,慕说黄金台。 黄金不可见,所见惟黄埃。 骏骨久不市,吾侪空复来。 注释:经过一个地方,回头看看,就想到古代的黄金台。但见黄尘满地,不见黄金,所以只有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没有遇到明主。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作品。诗人在经过一座城楼的时候,看到城楼上有一块巨石上刻着:“黄金台。”于是,他想起古人的典故。“一过一回首”是说经过一个地方时,总忍不住回头看
燕中怀古拟高达夫宋中作官柳何蔽芾,梨枣亦成行。 时无燕召公,勿剪非甘棠。 更闻野老哭,悲风生夕凉。 注释: 1. 官柳:指官府种植的柳树。 2. 蔽芾(bièfú):茂盛的样子。 3. 梨枣:指种植的梨树和枣树。 4. 燕召公:春秋时期燕国国君燕昭王,曾派人招揽齐国名士乐毅来辅佐,使燕国强盛起来,史称“燕昭王破齐”。这里用其喻指贤明之政或贤明之人。 5. 勿剪非甘棠:意为不要随意剪除这些树木
燕中怀古拟高达夫宋中作辽家全盛日,妆楼接水开。 云构尽丰草,娥眉安在哉。 后王委土侧,岿然峙北台。 注释:在辽代全盛时期,华丽的楼阁连接水面而建,高耸入云。但如今,只有满眼的绿草,那昔日的娇媚女子又在哪里呢?现在的统治者们已失去了往日的权势和地位,只能默默地站在北方的高台上,面对着苍茫的天空。赏析:这首诗以“燕中怀古”为题,通过对比描写的方式,展现了辽代全盛时期的繁华与如今的萧条
【注释】 红尘:指尘世。褦襶子(wěi sì zi):形容人肥胖的样子。白汗交流今日始:指在立夏这一天,人们开始出汗,以驱赶暑气。□可人生半暍死:意思是说如果人在夏天不避暑,就会有生命危险。九里松风凉可咽:指九里的松树林中吹来的风非常凉爽,可以让人感到舒畅。彼其不来莫轻说:意为如果有人来劝你不要劳累,不要受暑,你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话。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景象的小诗
燕中怀古拟高达夫宋中作翩翩幽并客,尚杂五胡风。 沦没二千载,百年安得同。 萧条原野空。
在明朝诗坛,沈守正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技巧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作品。他所作的《寄柴嘉定》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份宁静与美好。 诗的开头,“嘉果车行夹路香,练川今作小河阳”,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景象。诗人乘坐的车辆在果树之间穿梭,伴随着阵阵果香,这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嗅觉上的盛宴。“练川”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河流清澈
【注释】 “潇湘”二句:潇、湘是湖南的别称,洞庭湖是湘江下游最大的湖泊。邈千里,远隔千里。芦,芦苇;薖(zhù),指船篷。 “微渺”三句:丛树两间屋,形容画中树木虽小但密集。知,猜测的意思。幽人,隐士或诗人。应,大概。 “风颠雨”二句:意思是:狂风暴雨,也不肯出来。颠,这里是颠簸、翻动的意思。 “譬如”四句:绝代萧疏人,指画中所描绘的人物形象;粗服乱头,意谓画中的人也穿着朴素的衣服,头发凌乱
立夏 青梅如弹酸螫口,家家蒌蒿佐烧酒,解衣科顶事不久。 子规坐占黄鹂枝,幽人惜春春不知。 译文 初夏时节,青梅酸涩可口,人们用蒌蒿佐酒消暑。解下衣服坐在屋檐下,时间过得很快。子规鸟占据黄莺的树枝,幽静的人感叹春天已经过去。 注释 1. 青梅:一种酸味的水果。 2. 弹:指果实形状像弹丸。 3. 蒌蒿:植物名,嫩茎可食,叶子可制茶。 4. 烧酒:中国传统发酵酒,以高粱、小麦等为原料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清歌可听不可亲,玉颜时时含薄嗔。 译文:清澈悦耳的歌声听起来很美,但却无法亲近;美丽的容颜时常用薄怒的表情展现。 2. 如珠细吐珊瑚唇,一字三刻停梁尘。 译文:嘴唇如同珍珠一般细腻,轻轻吐出仿佛珊瑚般晶莹剔透;每说一个词都要停顿三次,仿佛梁上尘土都被静止。 3. 少年黄金贱于土,怀袖经年谁敢陈。 译文:年轻人的财富不如泥土中的黄金珍贵;即使珍藏多年
《答金浦凡惠画》一诗,由明代诗人沈守正所作。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子湖畔春草生发、越王台畔暮霞映照的自然美景,同时表达了对友人画作的赞赏和对其才华的认可。下面是诗句与译文: “西子湖头春草生”一句中,“西子湖”指的是杭州西湖,以其美丽著称。“春草生”则描绘了春天里湖水边草木茂盛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越王台畔暮霞明”中的“越王台”是一处历史古迹,位于越王勾践当年居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