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守正
诗句释义 1. 繁星灿烂银花溅:形容元宵节夜晚灯火辉煌,繁星点点,犹如银色的花朵在空中飞舞。 2. 锦绣成帷香风煽:形容节日装饰华丽,香气四溢,如同绣有花纹的帷幔随风飘动。 3. 可怜难得菖蒲花:表示在节日中,难得一见的菖蒲花显得尤为珍贵。 4. 千门万户人争羡:指无数家庭都在争相欣赏、羡慕这一美景。 5. 须臾海若片云低:用海若(即蜃景)来形容天空中突然出现的一片低垂的云彩
这首诗的翻译和注释如下: 晚步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大地,清澈明亮如同洗涤过一般。山峦、水流展现出它们独特的姿彩。 山色宁静而秀丽,波光粼粼映照出水面的涟漪。微风吹拂下,蓼花轻轻摇曳,好像在微微颤抖,不似往常那般稳定。 我特别喜欢这里的倒影,它们在水中时隐时现,相互交错,仿佛在跳舞。 美好的月夜让人心情宁静,鹤鸣声触动了我内心的思绪,让我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夜晚
我来到易水上,易水至今寒。 可惜田先生,不与白衣冠。 知士固不易,殉知良独难。 下面对这首诗的逐句进行详细释义: 1. 我来易水上: - 易水上:这里的“易水”指的是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易县的易水河,古代有“易水悲歌”的传说,因此此处可能是诗人感慨历史或怀古之地。 2. 易水至今寒: - 易水至今寒:这句表达了对易水河水至今依然寒冷的感叹,可能暗喻着历史的无情或某种未竟的事业。 3.
这首诗是苏轼在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任杭州通判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我们来看一下诗句的解释: 1. 我闻老僧岩,未到僧岩石。我听说老僧的岩洞,还没去过老僧的山。 2. 庄诵半游诗,恍若山行客。他朗诵着半篇游览诗,就好像一个行走在山路上的旅人。 3. 是日望舒满,笋舆戒发夕。那天太阳升起得很晚,我骑着竹简做成的车子出发了。 4. 素影流稻衣,晃皪骇绀碧。白色的光线洒在稻叶上
这首诗是王维的五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漫步的情景。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落日云如赭,远山嶷嶷碧。(夕阳下的云彩如同深红的颜料,远方的山峦清晰而翠绿) 杳蔼绝人踪,高槐夹修陌。(远处的人烟已经稀少,只有高高的槐树交错在田间小路上) 酷似山寺中,回廊转西壁。(这景色让人想起了山中的寺庙,回廊转向西边的墙壁) 风铃乍有无,禅房深欲夕。(忽然间风铃响起,似乎有人在晚上修行)
【注释】 七支庵:在今河南开封县。庵,小庙。穷:穷和尚,即僧。 因便:顺便。 囊时师:即囊益禅师,唐代人。 十载:十年。 何缘:为何。 生茅茨:长出茅草的屋顶。 弹指:佛教语,比喻极短的时间。 言罢:话一说完。 劳劳:忧愁的样子。安所之:何处去。之,往。 【赏析】 《宿七支寺题僧壁》,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写的一首七绝诗。这首诗写诗人游七支寺遇一老僧,同其谈古论今,共话禅机后,老僧辞归的故事
诗句释义: 1. "书至得含儿考信":信件到达,得知儿子的情况。 2. "政当悠忽日":政治上应该悠闲无事的日子。 3. "接得便鸿书":接到了远方的家信。 4. "小子尚黄口":小儿子还年幼,还未成熟。 5. "偶然上头居":指偶尔有机会在高位上生活。 6. "老妻应一粲":妻子会因为高兴而微笑。 7. "新妇更何如":年轻的媳妇如何呢? 8. "小战何足道":小小的战斗有什么值得说的呢? 9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内容、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题中“江瑶柱歌”是题目,“冰盘一寸堆明玉,妍旨清腴忘海肉”“侧生新摘香色全,湘莼四月滑可怜”为第一联,“将支作妃莼为媵,政恐江瑶未粲然”为第二联。 【答案】 (一)译文 盘中放着像冰一样的冰块,堆积着晶莹如玉的鱼翅,美味的滋味使人忘记了鱼肉的粗劣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此诗首联点题,以“我”与“子”的别离作起兴,写送别时的情景:我与你分别,你尚且没有起床;你与我相别,我的离别之情已经无限。颔联写别后情景。车尘遥遥不可留,须臾又隔芦沟水。黄河南下如雷泻,计时巳食真州鲊。尾联写同为离别之苦,今日反做送行之人。 【答案】 首联:我与你分别时,你尚且没有起床;你与我相别时,我的离别之情已经无限。 译文: 当初我们分别时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背诵、理解、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全诗,然后结合题目中给出的信息点分析即可。注意重点字词的含义。 “长安女儿年十三”,“长安”为地名,指代京城洛阳;“女儿”为女子;“十三”是虚指,表明年龄小。 “丁香初结香犹含”,丁香花初开时香气尚浓,但已结出果实,香气不再浓郁。 “似学琵琶曲未熟”,“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这里借指女子弹奏琵琶的动作。琵琶曲未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