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守正
除夕 逼除客子本多情,况复衰迟忧患萦。 对酒忽成千里梦,思家真觉一官轻。 先春鸟转频频语,小市人穷蹩蹩行。 我亦酸斋无甚事,画灰听爆到三更。 注释 迫:逼近;除日:农历岁末的一天,旧时称除夕夜;衰迟:衰弱、衰退;萦:缠绕;对酒:指饮酒;忽:突然;千里梦:形容在梦中仿佛身在千里之外;思家:想家;真觉:觉得;一官轻:意谓做官微薄,没有多大意义;先春:早春时节;啭(zhuàn):鸟叫;频:多次;转
戊午年(公元1198年)初过门,已过了纲成跃马年。 纵逢唐举,也不会轩然大波。 逃名漫学墙东隐,小筑真疑岸上船。 自叹半生惟砚北,畏闻两字在卢前。 却如老大当垆妇,脂粉调人亦可怜。 注释:戊午:农历五月。初度:指初五日的生日。已过:已经过了。纲成跃马年:即“甲申”年。唐举:传说能知人之命运的仙人。《庄子·应帝王》载,尧让许由治理天下,许由推辞说:“我听说至人无为而化,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雪 同云漠漠风凄凄,雪花如掌高复低。 深山似欲过牛目,怒岭遥知绝马蹄。 鸦背渐高栖不稳,雁群屡拆阵难齐。 到门开雪今人少,纵令能来扫即迷。 注释: 1. 同云漠漠风凄凄:同云密布,寒风凄厉。 2. 雪花如掌高复低:雪花像手掌一样大,有的高有的低。 3. 深山似欲过牛目:深山仿佛要遮住了牛的眼睛。 4. 怒岭遥知绝马蹄:怒立的山峰遥远地知道马蹄声。 5. 鸦背渐高栖不稳:乌鸦背上渐渐高
注释: 堆琼:堆积的白玉。 迭壁:层层叠叠。 雕栏:雕饰华丽的栏杆。 曾约:曾经有过约定。 酒人:指醉汉。 兴先阑:兴致已经消失。 快阁:快楼,一种建筑风格。 披鹤氅:披上鹤毛般的羽毛制成的袍子。 恐君为我费猪肝:恐怕你为我花费大量的金钱。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与友人相约登楼赏雪,而友人未能如约而至,诗人深感失望,遂作此诗以表心迹。 首联两句写景:“堆琼”和“迭壁”,形容雪花洁白晶莹
【注释】 日车:太阳。发短心长:指青春易逝,白发渐生。奈若何:无奈啊! 作客:做客。自惭:自感惭愧。游日少:游赏的时间太少。课诗:以诗会友。争得似愁多:与友人聚会时,愁思比诗还多。 江乡:江河边。漫说:随意地说。蹊桃李:踏过桃花李花。野性:本性。惟思纫芰荷:只想把荷花采回家。纫:采摘。芰荷:荷花,泛指莲。 雪色如银:雪花像银一样晶莹洁白。那不饮:怎能不喝呢?醉龙:醉酒的人。高歌:高声歌唱。
诗句:与君灵鹫十年身,我别君留百感新。 注释:与您一起度过了十年如同灵鹫山一样的时光,我因离别而留下种种感受。 译文:我们一同度过了如同灵鹫山那样悠长的十年时光。然而,在这分别之际,我感到心中充满了种种复杂的情感。 赏析:这首诗是明朝文人沈守正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与友人共同度过的十年时光来表达对这段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情感。诗中的“灵鹫山”象征着他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注释】 庚申:指元日,即农历正月初一日。辛盘:用辛香料烹调的鱼。冰缕:用冰丝做成的细绳,这里指鱼上的细丝状装饰。板舆:帝王所乘的车子。 赏析: 此诗为作者初登相位时所作。诗人在新年之初就任宰相,心情是愉快的,因此他写了《庚申元旦行春》这首诗。首联写自己到任后,春天来临,万物复苏,到处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颔联写自己到了这个位置,应该像春天一样,处处充满生机,而自己却要像春天一样去治理国家
【译文】 雪后天晴,我关起门来不怕那三尺厚的积雪。数日的阴冷天气也快放晴了。忽然看到玉龙纷纭夭矫地飞舞起来,只疑是银海亘横流淌。啁啾声中鸟儿们欢叫不已,山峦斑驳色彩画不成一幅。夕阳西下,晚霞散去余辉,明亮的阳光照耀着山城中的白墙碧瓦。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雪后天气转晴时的景象的诗歌。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明丽开阔,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能力。这是一首七绝,全诗以“感”字统摄全篇,诗人感慨时世的变迁,感叹人生的变化,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首句“□年海内共班荆”,点出“□年”这个时间背景。“海内”是全国之意,“班荆”原指朋友坐在一起,用荆条搭起座位,后因用以代指朋友聚会。这里借指文人聚会,表达了诗人对文人聚会的羡慕之情。“纵未相遭也识名”,意思是即使没有相见的机会也仍然能够相互了解
注释: 1. 山阴逢朱晋明:山阴,指的是绍兴,是作者的家乡。朱晋明,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者熟人。 2. 十月政秋冬:政,这里应该是指政治,也就是朝政。十月,应该是一个特定的时间,具体的时间不详。 3. 短鬓萧萧叹尔同:短鬓,形容头发短而稀疏。萧萧,形容风声,也形容心情悲凉。叹尔同,感叹你和我相同的处境或命运。 4. 酬对三人俱苜蓿:酬对,可能是指应对、回答。苜蓿,是一种草本植物,也是一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