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守正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以下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初归 ```plaintext 蒙茸万里解征骖,叙隔陈愁丙夜谈。 细数亲朋将减半,笑怜儿女幸存三。 梅花腊尽香先发,杨柳春来叶渐毵。 游子乍归寻乐事,不须憔悴似江潭。 ``` - 注释: - 蒙茸万里:形容路途遥远且荒凉。 - 解:解开。 - 叙:交谈。 - 将:大约。 - 细数:仔细计算。 - 亲朋:指朋友、亲戚。 -
【赏析】 张尔唯,名不详,宋末诗人。九日即重阳节,是一年中天气最凉爽的日子,人们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以消秋凉。同张尔唯在弥生尚的大白酒家饮宴,和张尔唯的《九日招饮同弥生尚之大白洛生绸生用韵》韵,同时抒发感慨。 首联:“三逢令节独悲秋,幸尔招携浪漫游。”秋天到来时,我独自悲叹秋天的到来,幸好你邀请我到大白酒店去游玩;这两句写诗人因秋风而感到悲凉。“三逢令节”,指重阳节
诗句原文: 冲雪沾泥到柳堂,忍看阶草白于霜。 嫁卿阿鹜今成谶,车忆桥公我独伤。 生死自然多变态,飘沦应不责疏狂。 拟将东海千寻浪,酹尔英雄一寸肠。 译文注释: 1. 冲雪沾泥到柳堂,忍看阶草白于霜。 - 这四句诗描述了诗人不畏严寒,坚持前行,终于到达了柳堂的情景。"冲雪沾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跋涉的艰苦。"嫁卿阿鹜今成谶"表达了一种命运的悲哀和无奈
【注释】 ⑴烦:烦扰。马烦人倦日晻■(àn yǎn ):马烦人,意思是马烦人感到厌倦,太阳也变得阴暗了。 ⑵岩壑(hè):山涧。争奇应接迟:指山中景色千姿百态,引人入胜。 ⑶雨脚云头皆米画:指雨后初晴的山间云雾缭绕,如同用米粒作画。 ⑷王诗:王维,唐代著名诗人,与孟浩然齐名,称“王孟”,后人因二人并称。 ⑸江村种粳多于秫(shú):在江边村庄种植的是粳稻。 ⑹秃树啼鸦怪似鸱(chī)
诗句释义 1 子忘非主今为客:这句话中的“子忘”可能是指陆行仲(陆行志),而“非主”则可能是说陆行仲现在成为了一个客人,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主人。这里的“今为客”意味着现在的他不再是家的主人,而是一个在外的人。这种变化让诗人感到怀念和感慨。 2. 使我劳人转忆家:诗人因为陆行仲的离去而感到自己变得多愁善感,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里的“劳人”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而“家”则是指他的家乡或故乡。 3.
诗句解释: 1. 新晴:新的天气晴朗。 2. 一望山如沭:一眼望去,山峰如同被水洗过一般,清澈明亮。 3. 平林鸟乱飞:树林中,鸟儿飞翔得杂乱无章。 4. 坐愁镇日雨:我因连绵的雨水而整天忧愁。 5. 分外惜晨晖:因为清晨的阳光特别珍贵而更加珍惜。 6. 水杀犹澎湃:即使水流已经减弱(可能是暴风雨后),仍然波涛汹涌。 7. 牛驱入翠微:牛群驱赶着牛车进入了绿色山峦之间。 8. 高亭可怡悦
秋风淅淅渐鸣枯,旅馆牢骚气色殊。 门外泥深无客到,床头罍耻数钱沽。 何人能市千金骨,吾道真如五石瓠。 老却故乡莼似玉,一生大错是之乎。 【注释】: 1. 淅淅(xī xī):形容风吹雨打的声音。 2. 牢骚(sāo táo):怨言,不满情绪。 3. 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千金裘兮五羊皮,轻裘暖带平登楼。”五石瓠(hú):比喻志向远大,有远大的抱负,而没有实际行动。 4.
【注释】朱澹修: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珠树三枝秀:比喻朱澹修才学非凡。少者指朱澹修的幼子。驷马还:指朱澹修的儿子驾车返回。鸿雁数行随彩伏:比喻朱澹修的儿子像一群大雁一样,随着彩云在天空中飞翔,而自己则如同那群大雁一样跟随其后。蒹葭八月唱阳关:用蒹葭和阳关的意象来比喻朱澹修即将离去的情景。荆溪秋老文为石,鹫岭枫丹锦是山:用荆溪和鹫岭的秋天景色来比喻朱澹修的年华老去,以及他即将离世的情况。令谱
读冯开之先生集 梁尘不动画船空,幸留缃帙见遗风。 官因屡黜欢能古,诗到无题语必工。 松桂影边綦履散,蘼芜山下梦魂通。 西泠烟月虽如昨,谁领风流向此中。 【注释】 ①开之:指冯开之(1508-1573),字伯玉,号开之、青萝子,明末清初人,著名藏书家,与毛晋齐名。②缃帙:古代书籍装帧的竹丝编成的套子,色呈黄赤。③“官”三句:言冯氏屡次被罢免官职,但他仍喜吟咏古乐府《长歌行》中的“欢能”
中元节,鲁弥生张尔唯罗尚之招饮。同郝刘二校书 高城如榭水如油,良月开樽破客愁。 夹坐名花含露艳,荐亡灯火杂星流。 飞觞欲叫清辉下,改□俄惊戍鼓收。 一辈蓬飘无所事,谋欢重九再登楼。 【注释】: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是佛教徒祭神、鬼的节日之一。 鲁弥生:地名。张尔唯、罗尚之:作者的朋友。招饮:邀请饮酒。 夹坐:两腿交叉坐下。名花:有名的花儿。含露艳:含着露珠更显得鲜艳。 荐亡:祭祀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