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华
《西湖竹枝词》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和抒发情感的诗歌。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昨夜忆郎开绮窗 - 昨夜:指的是诗人在昨天夜晚,即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忆郎”表达了诗人对某人(郎,通常指恋人或心上人)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开绮窗”则是指打开华丽的窗户,可能是诗人特意为了见想见的人而打开的。 - 绮窗:“绮”是精美的丝织品,这里指华丽精美的窗户。“绮窗”暗示了房间的装饰精美
赵氏一瓢春轩 明代诗人袁华以四言诗形式,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文人形象及其生活态度。此诗展现了作者追求自然与内心平静的生活理念,以及其对古先贤精神的追求。下面将逐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 1. 首句“斋居如壶” - 诗意解读:此处形容作者的居住环境,如同一个精巧的壶一样,简洁而充满意境。 - 关键词注释:“斋居”指清静的居所,“如壶”比喻其简朴而优雅。 - 赏析:通过“像壶”这一比喻
【注】兰舟:用香木做的船。阿侬:即侬,古时对妻子的称呼。鉴:镜子。 译文: 小船在湖边荡漾,湖中的菱角长得又深又茂密。 我愿把花当作镜,来照你那充满爱意的心。 赏析: 此诗写一位女子在采莲时的所见所感。开头两句“兰舟荡湖阴,采菱湖水深”写景;“愿持花作鉴,为照阿侬心”抒情。“兰舟”指香木船,以香木做船是唐代的一种风俗,因为传说中香木能避邪,故多用以装饰豪华的游船。“湖阴”即湖之南面
【注释】 1. 武陵小隐:作者在武陵郡的一个小村庄隐居。 2. 小隐山林,大隐廛市:隐居的方式有大小之分,小者隐居山林,大者隐居城市。 3. 奚论小大,惟适所止:不必分什么大小,只要适合自己就行。 4. 贞哉仲先:指高尚正直的先贤仲长统。 5. 如金如玉:比喻品德高尚。 6. 隐居行义,不志于谷:隐居时遵循道义,不贪图俸禄。 7. 娄水之阴:武陵郡境内的河流。 8. 严邃靖深:住宅非常安静、幽深
注释: 1. 小游仙:即《小游仙诗》的第二篇。 2. 岧峣(yāo yáo):高耸。 3. 白玉京:神话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神仙居所。 4. 云房:神仙居所。 5. 董双成:传说中的神仙名。 6. 璚浆(zhēn)百斛那解饮:意思是说用一百斛礜浆来酿酒,也喝不完。璚浆,一种美酒。 7. 要学丛箫作凤鸣:意思是说想要学习吹奏丛箫,发出像凤凰一样的叫声。 赏析:
注释: 君心如明洁的太阳,妾心似明亮的月亮。我永远愿接受您的恩宠,只是叹息着月亮有圆有缺。 赏析: 这是一首情诗,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思念和担忧。全诗以“杂言”为题,可能是为了表达一种杂乱无章的感情。 首句“君心如皦日”,用比喻的手法,将“君心”比作“皦日”,即明亮、光明、清白。这样的比喻既突出了“君心”的纯洁无暇,也暗示了女子对“君心”的敬仰和信任。 次句“妾心似明月”
注释: 在玉枕旁放着木制的犀牛床,用桃花枝制成的笙截取了翠绿的方形。 鸟啼声惊扰了梦觉后,凉月下回廊映衬着清光。 赏析: 《凉夜曲》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描写了一个寂静的夜晚,作者在梦中被鸟啼声惊醒,醒来后发现月光洒满了整个回廊的场景。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清凉的夜晚,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注释】 木有虫:即“无虫”,没有虫子。木,树木。虫,虫子。簌簌:形容树叶沙沙作响。啮( niè ):用牙齿咬断
【注释】 塞下曲:指边关的歌曲。 塞外严寒,冬天草木枯死,地面积雪很深,足有膝盖,行军时将士要穿厚厚的皮靴,用绳子系住鞋口,以防脱落。“衔枚”,即口中衔枚,是古代行军令,禁止讲话、鸣号等声音,以防止被敌发现,这是古代战争中的一种军令。“夜出关”,夜晚出发进入边关。 “分三道”是说在进军路上分兵三路。“奇兵”,即出其不意的兵力。 “已夺纥干山”,纥干山是今新疆天山一带,这里指已经攻下了该地。
【注释】 小游仙其二:指《小游仙诗》中的第二首。小游仙,是汉乐府中一个曲名,属《神弦歌》。 鸾胎:指龙凤之胎。鸾,传说中的凤凰。麟脯(pú):麒麟的肉。古代把麒麟作为神兽,所以称麒麟肉。 侑璚卮(yòu yù zhī):用酒来劝饮。璚卮,玉制的酒杯。 阿母期:即“期颐”。《礼记·曲礼下》:“五十曰艾,六十曰服艾,七十曰古稀,八十曰耄耋(mào dié),九十曰鲐背……。”这里借指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