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澉湖新涨碧潺湲,秦驻高峰紫翠间。 拂暑烟云苍压水,过春桑柘绿弥山。 海门桴客浮何在,石屋棋翁去不还。 欲趁兰舟一登望,杏林深处草堂闲。 【注释】 1. 澉湖:古地名,位于今浙江绍兴境内。 2. 秦驻:指秦始皇曾驻兵于此。 3. 澉湖新涨:指澉湖刚刚涨了水,水面宽阔。 4. 碧潺湲:碧绿的水波流动声。潺湲,水流声。 5. 秦驻高峰:指秦始皇曾经驻扎在山上。 6. 紫翠:紫色的山色和绿色的树木
【解析】 “蘋香蓼色满沧洲,翻觉湖山胜昔游”是全诗的首联。诗人在描绘了一幅秋日湖上美景图后,笔锋一转,从眼前的景色生发开去,引出对往日湖游的追忆。“胜昔游”,即胜过从前的游兴。这一句写景抒情,既写出了湖光山色的迷人之处,也抒发了诗人的怀旧之情。 “十里清谈消斗酒”是诗的第二联。这一句写诗人与友人一起畅谈,不觉饮得酩酊大醉。“十里”指湖面之广;“清谈”指高谈阔论;“消”即消磨的意思,这里作动词用
送赵时英 孤城南望晓依微,家在千山独掩扉。 白发倚门游子远,青云推毂故人稀。 河梁岁晚冰霜合,驿路天寒雨雪飞。 冠盖相逢知有日,暂时分手惜多违。 注释: 1. 南望:向南眺望,指思念家乡。晓依微:清晨天色微明之时。 2. 独:孤单。掩扉:关上门。 3. 白发倚门:形容年老的自己。游子远:游子指在外做官之人,远指远离家乡。 4. 青云:高官。推毂:推荐,援引之意。 5. 河梁:桥梁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理解及赏析,是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类型:手法、语言、主旨的概括不当;曲解诗意或文意;手法的错误使用;归纳不当。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选项逐一分析作答。 【答案】 资圣古杏楼:在长安城东南的资福寺内
杂兴二首其一 王禹偁 池馆临丘壑,泉声落座隅。 林间逢隐者,端坐说唐虞。 注释: 1. “池馆”指诗人居住的地方,靠近山水的池塘和亭台楼阁。 2. “丘壑”指山丘和山谷,此处形容环境优美宜人。 3. “座隅”指座位的角落,诗人坐在池塘边,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4. “林间”指树林之间,诗人在树林中行走,欣赏着美丽的景色。 5. “隐者”指隐居山林的人,诗人在这里遇到了一位隐者。 6.
晚发丰润县诗 萧萧车马度重冈,回首都城意渺茫。 斜日下时人望远,孤云飞处客思乡。 黄茅矮屋山居小,白草浮尘石路长。 星月满天行未歇,俯鞍还复候行装。 注释: 萧萧车马度重冈:形容车轮和马匹发出的声音,暗示着旅途的劳顿和艰辛。 回首都城意渺茫:回头望去,都城的景象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斜日下时人望远: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人们望着远方。 孤云飞处客思乡:孤独的云朵在天空中飘荡,引起人们的思乡之情。
【注释】 凉影:月光映照在窗户上的影子。度:穿过,透过。窗纱:窗户上的纱帘。枕簟:枕头和席子。孤吟:独自吟咏。怀人:思念远方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月夜思乡的五言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的秋夜图景,抒发了羁旅他乡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含蓄,意境深远清远,是唐诗中表现思乡之作的优秀篇什。 开头两句“月窗诗兴凉影度窗纱,枕簟凉如水”,用白描手法写出了作者深夜独对明月时的心境
【注释】 1.出郊:离开城市,到郊外。 2.轮蹄少:车马少。 3.溪深草树齐:溪水流的很深,岸边的草和树都长得齐整。 4.春风不解意:春天的风吹拂,却无法表达我的心意。 5.花落乳呜啼:花瓣落下的时候,就像小动物的叫声。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郊外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描述了诗人离开城市,来到郊外的情景。路僻,表示道路偏僻;轮蹄少,说明路上的车很少。这两句诗描绘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plain 杂兴二首 其二 云暝千峰暮,林幽万木寒。 故情殊未已,谁肯念袁安。 注释:傍晚时分,乌云遮蔽了千座山峰,暮色中万木萧瑟,草木皆显得格外寒冷,景色凄凉。这种孤独和寒冷的感觉让我难以摆脱,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与我有着深厚情谊的人,他们是否还会像袁安一样关心我呢? 赏析:这首诗是王禹偁的代表作之一,以“杂景”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充满孤独与寒冷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思念
【注释】 自是:本来就是。飞飏:飞翔,指鹰的飞行能力。论:讨论,衡量。秋风:秋天的风。起双翮:使翅膀扇动起来。渭川翁:渭水边的老头,这里指隐居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鹰诗。鹰,是一种猛禽。它的翅膀宽大、强健,足爪锐利,善在空中盘旋飞翔和俯冲捕杀,所以有“鹰击长空”的说法。此诗以咏鹰为题,实则借咏鹰来抒写胸中之志,诗人自诩为有高远的抱负和不凡的才干,不屑与庸庸碌碌之辈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