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注释: 山的颜色是青的,没有边际,溪水的流动越来越绿色。 远处的山峦被淡淡的烟雾笼罩,平林上稀疏的雨滴飘过。 我看不到车辆的轮迹,只能听到寺庙的钟磬声。 什么时候才能离开城市去这里,来此尽情地欣赏美景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风景的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和明丽的色调,勾勒出了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林画卷。 首句“山色青无际,溪流绿渐深”直接点明了景色的特点。诗人用“青”来形容山的颜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廷献为杨廷献的画题写的六首诗中的第三首,描绘了一幅幽静古朴的山水画。 度壑飞流急,缘溪狭径长。 松杉围古寺,鸥鹭下回塘。 旧讶周颙隐,今无贺监狂。 惟馀林下叟,淳朴似虞唐。 注释: - 度壑飞流急:形容溪水从壑谷中奔流而下,水流湍急。 - 缘溪狭径长:意思是沿着小溪走,山路狭窄而漫长。 - 松杉围古寺:松树和杉树环绕着古老的寺庙。 - 鸥鹭下回塘:鸥鸟和鹭鸶在池塘里栖息。
注释: 1. 名郡浙东西,耶溪与霅溪:指的是浙江东部的杭州和西部的绍兴一带,这里的耶溪和霅溪是著名的水乡。 2. 水平吴地落,潮长越山低:描述了吴地的水面平静如镜,越山因潮水涨高而显得更低矮。 3. 杨柳藏鸦密,芙蓉隐棹齐:描述了杨柳树丛中栖息着乌鸦,荷花池中隐藏的桨声。 4. 何当寻贺监,来往日攀跻:表示希望能像贺知章那样在山水之间寻找到乐趣,每天在这里攀登。 赏析:
【注释】: 1. 山峻容过鸟,溪深隐钓舟。 2. 平生不到处,今日偶来游。 3. 迤逦逾青障,招寻近翠楼。 4. 桃花流水暮,归路使人愁。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诗人以山水为题,描绘了自己与朋友相聚在山水之中的愉悦之情。首联“山峻容过鸟,溪深隐钓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山水画卷。山势险峻,足以容纳飞鸟;溪水深邃,足以隐没垂钓之舟。颔联“平生不到处,今日偶来游
松叶缘溪密,山泉夹岸流。 云深常蔽户,石碍仅通舟。 鹤宿庭中月,厨分涧底秋。 曾逢轩下客,为说似玄洲。 【注释】: - 松叶缘溪密:形容松林的树叶密集地覆盖在溪边。 - 山泉夹岸流:形容山间流淌的山泉水沿着河岸缓缓流动。 - 云深常蔽户:形容云层厚重,经常遮住窗户。 - 石碍仅通舟:形容石质的障碍物只能允许小船通行。 - 鹤宿庭中月:形容庭院中的月光被鹤栖息的地方遮挡住了。 - 厨分涧底秋
竹林七贤 深竹暗浮烟,群公乐事偏。 高情动寥廓,清论入微玄。 岂是巢由侣,何如沮溺贤。 其谁匡典午,勋烈照遗编。 注释:竹林七贤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合称,指阮籍、嵇康、刘伶、向秀、王戎、山涛和阮咸七人。他们都是当时社会上有名望的人物,但因为政治黑暗,仕途不通而退隐山林,饮酒作诗,纵酒狂放不羁,故号“竹林七贤”。这首诗就是描写竹林七贤的生活情趣的。 译文: 幽暗的竹林中飘散着轻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画,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漠漠孤烟合”,用“孤烟”形容天空中的云彩,给人一种空旷、寂寥的感觉。接着,“盈盈一水深”用“盈盈”来形容水面的宽广和深远,让人感到水的宁静和深远。这两个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静谧、深邃的画面。 接下来的两句“汗青谁涉采,猗菉自行吟”,则是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汗青”指的是历史
闻萧姨讣慰内 只记生离日,那知死别年。 素怀常自省,真信托谁传。 姊妺双成念,夫妻未了缘。 从今东海月,空照蓟门烟。 注释: 闻萧姨讣(fù jù)慰内:听到萧姨的噩耗后安慰自己。 只(zhǐ)记生离日,那知死别年。 生离日:活着时分别的日子。 那(nà)知死别年:却不知这是死后离别的一年。 素怀(sù huái)常自省,真信托谁传。 素怀:平常的情怀。 自省:自我反省。 真信托谁传
成化甲辰七夕立秋有作 【注释】 成化甲辰:指明代弘治年间成化元年。甲辰,干支纪年法中为“甲辰”,指该年(1487)。 七夕: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日的夜晚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故称七月七日夜为七夕,亦称“乞巧节”、“女儿节”。 立秋逢七夕,不减岁朝春。 译文: 在立秋时节遇上了七夕,与年初的春天一样美好。 天上佳期协,人间俗事新。 译文: 天上牛郎织女两情相悦,而人间的琐事却让人烦恼。 炎凉俄代序
【注释】 ①六首:指《题杨廷献画》的六首诗。②幽寻:指在山水中寻访隐居之地或静心修道。③野树生:指树木长势繁茂。④来与尔同盟:指结为知己好友,一起游山玩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杨廷献所画的一幅山水之作所作的题赞,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路僻无忙步”,意为路途偏僻,没有世俗纷扰,可以悠闲地漫步。 “林空有远情”,意为树林空旷,只有遥远的情思。 “幽寻行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