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徙倚出前除:“徙倚”意为徘徊、停留,“前除”即前方的空地或道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空旷的场地中漫步、徘徊的情景。 2. 登临极夜初:“登临”指登上高处,“极夜初”意味着在夜晚的最高点。这一句描绘了诗人站在山顶上迎接第一缕晨光的景象。 3. 月高墙影尽:“月高”指的是月亮高悬于天空,照亮了周围的一切;“墙影尽”表示月亮的光芒已经将墙壁照得几乎看不见了
【注释】: 客里相逢好,临期益惘然。 归心吴苑月,乡梦楚江烟。 云水经千里,星河共一天。 重来应未卜,尘榻为谁悬。 赏析: 《送张璆二首》其一 客中相逢好,临期益惘然。归心吴苑月,乡梦楚江烟。 云水经千里,星河共一天。重来应未卜,尘榻为谁悬。 这首诗是作者在送别友人时写下的一首抒情诗。诗人通过写景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客中相逢好”一句点出送别的对象,“临期益惘然”句则道出送别的心情
【注释】 咏竹寄所知:用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种元:种植于园中,未经过修剪的竹子。 向:以往、过去。 出林枝:长出树林的竹枝。 晚翠:指竹子经过冬天霜雪的磨炼后,显得更加青翠。迟:迟缓。堪:能够。 春红:春天里盛开的红花,也指红色的花朵。近亦宜:也适宜。 阴森聊自尔:在阴暗处独自如此而已。阴森:形容环境阴沉。聊:暂且。自尔:自然如此。 惭负雪霜知:愧对自己承受风霜雨雪的考验
贫乐窝为王本正作 陋巷无馀地,破庐常见天。 往来浑不觉,老去欲忘年。 世味闲中豁,冥怀澹处便。 浮云门境外,诗酒只陶然。 注释: 穷巷没有多余的土地,破旧的房屋常常可以看到天空。 来往之间浑然不觉,年纪已长想要忘记年岁。 世间的纷扰在悠闲之中得到解脱,内心宁静的地方自然容易满足。 像浮云一样飘散在门外之外,只有诗歌和美酒才是真正的喜悦。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晚年生活状态的诗
注释: 曹以安仙桂堂:在仙境中修建的神仙居所。曹,指仙人名;安,安定,使安宁;仙桂堂,神仙居住的房屋。 华屋临仙境,高标远世尘:华丽的房屋坐落在仙境里,超然物外,不与世俗为伍。 谁移天上种,为有月中人:是谁把天上的仙桂移植到了人间?因为有月亮中的仙女。 香和金兰远,阴连玉树新:香气与兰花相得益彰,阳光照耀着玉树更加鲜绿。 于今堂下景,并入杏园春:如今的美景已经融入了杏园的春色之中。 赏析:
注释: 哭刘缓斋(lèi qiú kuǎn zhāi):哭吊,哀悼。 横涕(héng tì):眼泪横流的样子。 强(qiáng)吞声:勉强压抑着哭声。 愁怀百倍生:形容忧愁的心情更加深重。 摧(cuī):摧毁。 柱石:指国家的支柱。 耆(qí)英:年高德劭的贤人。 零落(líng luò):凋敝、衰败。 春秋笔:指史官记事的笔法,也指文学上的笔法。 虚微(xū wēi):空无所有,空虚。 月旦评
【注释】 萱亲:对母亲的爱称。令子:指儿子,这里特指诗人的儿子。 陇树:指故乡的树木。慈闱:对母亲或妻室的美称。王孙贾:指贵公子。贾,通“价”,即贵公子。 【赏析】 哀悼亡母。开头两句写母亲逝世后,无法再见,令子无依;中间四句写送别时所见之景,表现对亡母的哀思;末联是诗人自问,希望亲人早日归来。全诗感情深沉,情景交融,感人至深
【注释】 杨廷献:即“杨凝式”。庐阜:山名,在安徽。隐人:隐居的人。 【赏析】 此诗题一作《为杨凝式画六歌》。前半首写僧舍、人家、乱山、流水和犬吠猿鸣;后半首写庐阜的山水,并点出与隐人的相遇。 “僧舍烟云表”,“舍”指茅舍,茅舍之上是烟雾缭绕的群山,形象地写出了山的高大、云雾的缥缈,也暗示了作者的心境。 “人家木石中”,以“木石”形容房屋的简朴,突出了屋舍的简陋,而“木石”二字
雪中偶兴 晴雪万山深,苍茫晓尚阴。 泉声来绝涧,寒气积疏林。 尽道丰年兆,谁同卒岁心。 灞桥驴背客,诗思正相寻。 注释: 1. 雪中偶兴:即“雪中偶作”。 2. 晴雪万山深:指在晴朗的天气里,白雪覆盖着重重山峰。 3. 苍茫晓尚阴:形容早晨天色阴暗,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4. 泉声来绝涧:指泉水从深深的山谷间流淌出来,声音清晰可闻。 5. 寒气积疏林:指寒气积聚在稀疏的树林中,给人以寒冷之感。
竹鹤老人画为徐时用题 山水蔼清妍,吴东三月天。雨中闻社鼓,树里见炊烟。诗景谁家屋,闲情野渡船。无人共登泛,斜日下长川。 注释:竹鹤老人画的这幅画是徐时用所题。山水显得清新秀丽,这是江南吴地三月的天气。雨中听到打鼓的声音,在树林里看到人家的炊烟。这美丽的景色是谁家的呢?我在野渡上乘船游玩。没有人和我一同泛舟,夕阳西下,长河漫漫。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游览吴地(即苏州)时的所见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