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种元少,年深生渐滋。
向无当路笋,时有出林枝。
晚翠迟堪并,春红近亦宜。
阴森聊自尔,惭负雪霜知。
【注释】
咏竹寄所知:用诗歌来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种元:种植于园中,未经过修剪的竹子。
向:以往、过去。
出林枝:长出树林的竹枝。
晚翠:指竹子经过冬天霜雪的磨炼后,显得更加青翠。迟:迟缓。堪:能够。
春红:春天里盛开的红花,也指红色的花朵。近亦宜:也适宜。
阴森聊自尔:在阴暗处独自如此而已。阴森:形容环境阴沉。聊:暂且。自尔:自然如此。
惭负雪霜知:愧对自己承受风霜雨雪的考验。惭愧地辜负了经受风霜考验的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全诗通过“竹”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首句“地僻种元少”,点明了诗人种植竹子的地方偏僻,竹子生长得较少,从而引出下文对竹子的描写。这里的“地僻”既表明了地理位置的偏远,又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距离的遥远;而“种元少”则说明竹子的生长条件并不理想,生长得较为缓慢。
次句“年深生渐滋”,进一步描绘了竹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茂盛的景象。这里的“年深”既表明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时间的洗礼而变得更加深厚;而“生渐滋”则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状态。
接下来三、四两句“向无当路笋,时有出林枝”,则是对竹子在环境中的表现进行描写。这里,诗人通过对比“当路笋”和“出林枝”两个意象,表达了对竹子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顽强生存、茁壮成长的赞美之情。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虽然身处不同的环境和境遇之中,但彼此都能够相互支持、共同成长。
第五、六句“晚翠迟堪并,春红近亦宜”,则是对竹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进行描绘。这里,诗人通过对竹子在不同季节中所展现出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表达了对竹子生命力旺盛、适应力强的赞叹之情。同时,这也为整首诗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层次感。
最后两句“阴森聊自尔,惭负雪霜知”,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抒发。这里的“阴森”既表达了环境的阴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孤独;而“惭负雪霜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不能像竹子一样经受住风霜雨雪的考验而感到惭愧。这两句诗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了高潮,使得整首诗都充满了深沉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