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注释:我在池塘边日复一日地临摹兰亭的书法,漫步月下吟诗饮酒,但酒还未醒。年老之后,我嫌文字太多、太繁杂,于是寻找空闲的时间来欣赏黄庭坚的《自叙帖》。 赏析: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句“临池日日写兰亭”,描绘了诗人在池塘边日复一日地临摹兰亭的书法场景,体现了他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第二句“步月吟诗酒未醒”,则展示了他在月下吟诗饮酒时陶醉其中的景象,展现了他的文采风流
【注释】 1.驿丞:驿站的官吏,管理传递文书的人。 2.南薰亭馆晚相延:指诗人在驿馆中与友人相聚,共度良宵。 3.星霜又十年:指从十年前到现在又过去了十年。 4.重来浑忘却:表示诗人已经忘记了上次来到此地的情景。 5.黄昏舟过驿门前:指诗人乘坐小船经过驿站时,夕阳西下,驿门紧闭,给人一种寂静而凄凉的感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南薰亭馆与友人相聚后写的一首回忆往昔的诗
【注释】 列子:列御寇,春秋时期道家代表人物。南二图:指《庄子》中的《外篇》和《内篇》两卷。《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离离:茂盛的样子。清眠:清静的睡眠。梦觉:醒来。劳昏:疲倦糊涂。常自比希夷:常常把自己比作道教中修炼成仙的人。希夷(xi huī)
注释:弟兄互相谦让,进入蛮荒的荆地。咬雪吃芝草,不为名利所动。薇菜叶茂盛,山峦在远处可见。有多少人能像伯夷、叔齐那样,在首阳山隐居呢?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赞美伯夷、叔齐高洁的品德。首句“弟兄相逊入蛮荆”,写二人因坚持节操而不为富贵所动,隐于穷乡僻壤;第二句“咬雪茹芝不为名”,写二人不图名利,以清苦自持,甘于淡泊;第三句“薇叶日蕃山日在”,描绘了二人隐居生活的艰辛;末句“几人曾上首阳行”
【注释】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其一:和,应和;阴佥宪,指李阴;孟,姓;桃源,地名,在湖南。 梦看桃源画里春,忽惊身是画中人。 丹春幻象神仙远,自是清奇梦亦神。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梦诗,通过描写梦中所见之景,表现了梦境之奇幻,抒发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全诗以梦境为线索,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感慨。 “梦看桃源画里春”
【注释】 1. 清明雨歇草萋萋:清明时节的雨停歇了,小草郁郁葱葱。 2. 桑叶初团柳未齐:桑树叶刚刚卷曲,柳树枝条还未长齐。 3. 山客过桥门未启:一个山中的行人经过一座小桥时,发现门还关闭着。 4. 隔墙花落杜鹃啼:在隔壁墙上,花儿已经凋零落下,杜鹃鸟却还在鸣叫。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描绘清明节前后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首联“清明雨歇草萋萋
芙蓉二绝其二 水绕回塘晚色荒,褰衣人在水中央。 相思道远空零落,斜倚蒹葭一夜霜。 注释翻译: 芙蓉二绝其二: 水环绕的回塘在傍晚时分显得荒凉,我撩起衣襟站在水中央。 相思之情难以到达远方,只留下孤独的身影和零落的思念。 斜倚在芦苇之间,一夜被寒冷的霜冻侵袭。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注释】 杂花卉图:杂花。 索精神:索求,寻找。 淑气匀:和煦的春风吹得均匀。 灵均:屈原,字灵均,战国时楚国诗人。 幽谷伴:在幽深的山谷中陪伴他。 相随蕃卉竞先春:随着繁茂的草木一起争着先于春天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以花为题,通过写花来表达作者对屈原被贬后的感慨。前两句写花,后两句抒情,中间用“惆怅”一词贯穿全诗,表达了诗人的忧愤之情。 首句中的“寒葩冷蕊”,形容梅花傲雪凌霜
玛瑙寺枯木竹石 石蹙修篁碧筱残,风摇落木紫藤干。 乱山春尽醉游散,一夜月明僧舍寒。 注释:玛瑙寺的枯萎树木和竹子。 石头挤压着修长的竹林,碧绿的小竹子已经凋零。 风吹动着落下的树木,紫色的紫藤干也被摇动。 在春天结束时,游客们陶醉于山林之中。 一夜月光明亮时,僧房显得寒冷清冷。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玛瑙寺的枯木竹石,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结束之后山林的景象。诗中“石蹙修篁碧筱残”
注释:从花里见双双,是谁看见?一片芳心晚未降,是什么时候的?隔浦相逢如欲语,想要说什么呢?不禁风雨满秋江,秋天的江上风雨交加。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江边的景象。诗中通过芙蓉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