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看桃源画里春,忽惊身是画中人。
丹春幻象神仙远,自是清奇梦亦神。

【注释】

和阴佥宪宗孟桃源梦诗四首其一:和,应和;阴佥宪,指李阴;孟,姓;桃源,地名,在湖南。

梦看桃源画里春,忽惊身是画中人。

丹春幻象神仙远,自是清奇梦亦神。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梦诗,通过描写梦中所见之景,表现了梦境之奇幻,抒发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之情。全诗以梦境为线索,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无奈与感慨。

“梦看桃源画里春”,诗人梦见自己置身于一幅桃花源的画卷之中,这里的“桃源”指的是一个理想化的地方,象征着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而“画里春”则形象地描绘了这幅画所展现的美好景象,仿佛是一个充满生机、和谐与宁静的世界。

“忽惊身是画中人”,诗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在梦中竟然变成了画中的人物。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使得诗人感到惊讶和困惑。然而,正是这种意外的发现,让诗人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梦境的魅力。

“丹春幻象神仙远”,诗人继续描绘梦境中的景色。在这里,“丹春”是指春天的颜色,代表着生机与活力。而“幻象”则是指这些景色并非真实存在,而是源于诗人内心的想象与创造。因此,诗人感到这些景色虽然美丽动人,却似乎离现实太远,难以触及。

“自是清奇梦亦神”,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梦境的看法。他认为,虽然梦境中的景象并不真实,但是它们却能够带给人们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因此,诗人认为这样的梦境本身就是一种清奇的艺术形式,它超越了现实的限制,让人们能够在其中感受到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梦境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也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