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诗句释义: 1. 龙香御气满琅玕:描述了墨竹的香气与皇帝御用的气场交织在一起,弥漫在整个竹林之中。 2. 犹似金壶汁未干:比喻墨竹的质感和颜色如同珍贵的金色液体一样细腻且未完全干涸。 3. 一片卿云天万里:形容墨竹的一片叶子仿佛天空中的彩云,广阔无垠,覆盖着万里的天空。 4. 无人为报日平安:表达了诗人对墨竹的赞美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对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美好祝愿。 译文: 墨竹散发着龙的香气
斜风密雨绿蓑衣,水急船横网伴稀。 总是得鱼归不得,不如风雨未来归。 注释:微风吹动着密集的细雨,渔夫穿着绿色的蓑衣,在湍急的水流中驾船,而渔网却显得稀疏。尽管他经常捕鱼成功,却始终无法带着鱼回家。相比之下,如果等到风雨过去再捕鱼,那么渔获会更多。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渔民在风雨中捕鱼的情景。诗人通过对比“得鱼归”与“风雨未来归”两种情况,表达了对渔民生活艰辛的同情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同时
劳劳僧舍满湖山,葛岭无人托半闲。 世路相逢只如许,夕阳长见酒船还。 注释:劳劳的僧人居住的地方被湖水和群山环绕,葛岭上没有其他人,我在这里寄托了大半的闲暇时光。在这个世界上行走,我们只能这样相望,就像夕阳下偶尔能见到的一叶扁舟返回一样。 赏析: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湖山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生活场景。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他也通过对比世路上人们的相遇
诗句赏析: 《画秋林独步图为崔廷佩题》是明代著名画家张宁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秋日山林图。以下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诗句解析: - 山共人闲水共清,满林松籁助吟声:此句描绘了一幅山水相依、自然和谐的景象,山与人闲适地共处,清澈的水面与松涛的响声相互映衬,为诗人提供了一种宁静的吟诵环境。 - 十年中外红尘骑,何似斜阳策杖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厌倦尘世喧嚣,追求自然宁静的愿望
《杂画三首 其二》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故乡风物的怀念。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和翻译: - 第一句:“新水桃花涨满池,大鱼吹浪小鱼随。” - “新水”指的是刚刚注入的新水,使得池塘的水显得清澈透明,增添了生机。 - “桃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桃花盛开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涨满池”描绘了桃花盛开时水面被花瓣覆盖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美丽的画面。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流水桃花万壑春":描述春天里,桃花随流水流淌,遍布山间。这里的“春”可能指的是一种复苏或新生的意象。 2. "迷途偶遇避秦人":诗人在旅途中迷失了方向,偶然遇到了一个避开秦朝追捕的人。这里的“避秦人”可能指的是逃避战乱的人。 3. "一宵风雨林峦变":一夜之间,暴风雨让山中的树木和岩石都变了样,这里可能描绘了一种壮观的自然景象。 4. "惆怅无人再问津":诗人感到惆怅
注释: 不是玄都的种树人,武陵溪上已经迷路。 少年时期要回首,花落和莺啼又到暮春。 译文: 我不是玄都的种树人,武陵溪上已经迷路。 青春年少的时候,应该回首过去,因为花落和莺啼,又到了暮春时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朱彦明所画的《题画》而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在人生道路上的迷茫感,以及对青春易逝,时光易变的感慨。 首联“不是玄都种树人,武陵溪上已迷津”,诗人以玄都种树人自比
注释: 1. 月落西岩露气清,纶竿斜拂叶舟轻。 - 月落:指月亮已经落下。西岩:西边的山崖。露气清:露珠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澈。 2. 夜深一枕芦花雪,飘尽江风梦不惊。 - 夜深:夜晚很晚了。一枕:一个枕头。芦花雪:形容雪花落在芦苇上的样子。飘尽:飘散完毕。江风梦不惊:被江风吹走而没有惊动梦境。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钓鱼情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勾画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娟娟丛绿绕流泉,万玉低迷日暮天: - “娟娟”形容竹子的细长和挺拔。 - “丛绿”表示周围环绕着绿色的竹林。 - “绕流泉”指的是流水潺潺,竹林中流淌的水声环绕。 - “万玉”可能是指无数如玉石般璀璨的竹叶。 - “低迷”描述太阳西下,光线昏暗的景象。 - “日暮天”描绘了一天即将结束,夕阳西沉的时刻。 2. 回首川南望川北,鹧鸪声乱雨如烟: -
题沈明德画蕉 雨山先生懒折腰,清如立石瘦如蕉。 兴来写尽金壶汁,应是春醪宿未消。 注释: 1)雨山先生:指陆游。 2)懒折腰:意谓不愿屈从于权贵的胁迫,不卑躬屈膝,形容人傲岸不群。 3)清如立石瘦如蕉:形容画中的竹子挺劲而修长,像石头一样坚硬,也像蕉叶那样纤细柔弱,十分逼真。 4)金壶汁:这里比喻作诗的灵感。 赏析: 此诗为陆游所做《题沈明德画蕉》的序言。陆游在这首诗里对沈明德的画作了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