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注释】 董源:五代南唐画家。 蟠:盘旋,环绕。 屈铁泉鸣雷:形容水势浩大,如同铁铸的龙在吼叫,声如雷鸣。 槎(chá):木筏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诗,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江南景色。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将江南山水的雄浑、壮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意境开阔,气势恢宏,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首句“金鳌玉龙蟠作堆”,描绘了一个宏伟壮观的山景。金鳌,神话中的神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对整首诗进行理解,同时还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诗歌术语。“密树丛篁”意思是茂密、密集的树木和竹丛,形容山野景色;“石田”指长满了苔藓的石头。“匡庐”,即庐山。“灵枢”是佛教语,指的是佛经。第一句写景,第二句抒情,三、四句以问句收束全诗,含蓄地抒发了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答案】 译文:茂密的树木与丛生的竹子满山遍野覆盖着长满了青苔的石头
诗句解释: 1. 荒山亭馆客游稀,瀑布无声野鸟飞 - 描述一幅宁静的山野景象。"荒山亭馆"指的是荒凉的山中小亭子和旅馆,而"游客稀少"则暗示着这个地方的冷清与偏僻。"瀑布无声"形容瀑布的壮观而不被察觉,"野鸟飞"则描绘出自由自在的鸟儿在山谷间飞翔的景象。 2. 愁绝梅花庵外路,年来风景似邪非 - 表达了深深的忧愁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愁绝"意味着极度的忧郁和哀愁
【注释】 秋江:指秋日的江水。姚公绶竹:唐代诗人姚合的号,因他喜竹而名其居为“竹斋”。 【译文】 本是飞仙号懒仙,研池日日起风烟。 何人为惜清秋景,留伴山房看雨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天游历时所作,诗中描写了一幅清幽雅致的画面,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本是飞仙号懒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诗人比作天上的仙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超凡脱俗。
这首诗是戴复古的《小景二绝》。诗中描写了一幅秋日江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叹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萧萧葭菼着霜稀,秋水连天有雁飞。”这里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萧萧”形容芦苇被风吹过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葭菼”是一种植物,其叶子在秋天时会变成白色,因此被称为“葭菼”;“霜稀”则表示霜降得不是很严重。整句话的意思是:芦苇上的露水被秋风吹散,露出了稀疏的霜痕
注释:海郭西风,野外天色昏暗。 飘摇的鸣雁,像是要告别同伴一样,在天边盘旋。 满林都是秋天的树木,只有那一株松树还保持着春天的样子,为君折赠。 赏析:这首诗以海郭西风为背景,描绘出一幅秋天的画面。诗人用“飘摇”一词,形象地表现了鸣雁在空中盘旋的动作,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鸣雁比作是想要告别同伴的旅客,进一步突出了秋天的氛围和雁的凄凉之情。
【注释】 松鹤图:画上画有松树和仙鹤。 天声月影寒:天上的风声和月光映照下的影子都很冷清。 玉箫吹裂缟衣翻:用玉箫吹奏出的音乐,让白衣服都好像被吹破了一样。 巢居苦爱云松伴:因为喜欢在云里居住,所以很羡慕能像云一样的松树。 自抱孤琴对画弹:自己抱着一把独弦琴弹奏着。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写的是一幅松鹤图中所表现的画面。 开头两句写画中景致。首句“风送天声月影寒”
注释: 古宫妆待月图:古代皇宫中的女子在等待月亮,等待着情人的到来。 坐倚危栏一倍思,月光初上桂花枝。坐倚在高高的栏杆上,深深地思念着。这时,月亮刚刚爬上天空,照亮了桂花树枝。 可怜歌舞千门夜,不信无情默对时。在这漫长的夜晚,千家万户都在欢歌笑语,但我的心却如同一座无人居住的空城,默默地面对着这一切。 赏析: 这首诗以“古宫妆待月图”为题,描绘了一个古代宫女在月色下的孤寂与期待。诗人以宫女的视角
注释: 十年京国念山林:我在京中生活了十年,一直想念山林的美景。 一夜趋朝一夜心:我昨夜赶去朝见皇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今日还家逢老病:今天回到家中,却遇到了年迈多病的母亲。 画中风物尽知音:虽然母亲年事已高,但看到画中的自然景物,仍然觉得十分亲切,仿佛在欣赏自己年轻时的风光。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作。诗人在京中度过了十年的时间,心中一直向往着山林的宁静和自由。然而
【注释】: 雪满孤山雨满楼,指冬日里雪花飘落在孤山上,雨水淋湿了整个楼阁。 青春花鸟淡相留,指春天的花和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嬉戏着,与孤独的诗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年芳似旧故人少,表示岁月已经过去了很多,但那些故人却越来越少了。 默倚阑干悔昔游,指诗人默默地依靠着栏杆,回忆起过去那些美好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孤独的身影和周围的环境,表达了他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 首句“雪满孤山雨满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