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宁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描写的是飞来峰北寺门关、合涧桥西水断湾、落叶满林僧不见、寒鸦飞尽日沈山的景物。“飞来峰”是灵隐寺前的一座石峰,相传是从天而降的。“合涧桥”为灵隐寺外的小溪上建的一座桥。“寒鸦”即寒号鸟,这里泛指乌鸦。“飞尽”意为已飞完了。 【答案】 译文: 飞来峰北面的寺庙已经关闭了,合涧桥西边的小溪也已干涸了,一片荒凉,落叶飘满了树林,连僧侣们也不见了,只剩下乌鸦在飞
【注释】 班联:指皇帝的侍从官。凤皇池: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昔日侍从生活的回忆,表达了自己淡薄功名,追求闲趣的情怀。首句“十载班联”,回忆自己在皇宫中侍从十余年的生活。次句“凤皇池上共翱翔”,描绘了当年与皇帝一起游幸凤皇池的情景。三、四句“于今老向山林见,却爱疏闲野趣长”,则表明自己的志趣已转移到山林之中,欣赏那种疏闲野趣的乐趣。全诗语言平易自然,情调清丽,风格接近王维
【注释】 1. 题画:题写在绘画上的诗或词。 2. 帷帽:古代妇女戴的帷帽。停阴玉尘,指头上所戴的帷帽。 3. 凉风满地雨苔斑:天气凉爽,雨后地面潮湿,长了青苔,地上布满了雨点。 4. 园绮:即王子晋,传说中的仙人。《列仙传》卷一:“王子晋,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制《清角之操》,游于嵩山,过汉九疑,入天台,与神人会。” 5. 故山:故乡的山。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的是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棨在十七岁时写的,内容主要是描写自己的母亲去世后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笄(ji)总承归聘,青春媾悯凶。 - 笄:古代妇女的发髻。总:通“总”。总承:指女子出嫁。归聘:指女子出嫁时被聘为妻。青春:指年轻的时候。媾:通“共”。悯:同情。凶:不幸。这里指的是母亲的去世,是人生的一大不幸。 - 褰帷惊落雁,属纩怨乘龙。 - 褰帷:拉开窗帘。属纩
辽海东吴万里程,别来寒暑每关情。 辽海:指辽宁一带的海域,即辽东湾。 东吴:指南方吴地,泛指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 万里程:形容距离遥远。 故园风景依然在,鸿雁来时好寄声。 故园:指家乡、故乡。 风景依然在:家乡的景色依旧存在。 鸿雁来时好寄声:大雁南飞的时候,可以捎带书信。 注释: 辽海:指辽宁一带的海域,即辽东湾。 东吴:指南方吴地,泛以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 万里程:形容距离遥远。 故园
【注释】 写枯木幽篁送陈大用:以写景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方洲:指作者居住的地方。 秋日景荒凉:秋天景色萧条,荒凉。 遍草堂:遍布在茅屋、草堂之中。 溪藤:水边的藤蔓,此处用以形容溪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秋日送别朋友时所作。诗的首句写秋日景色荒凉,次句写满布于草堂四周的古木和幽篁,三句写将朋友送到江边,再由江边送至渡口,最后写到江边目送友人远去。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 沧洲:指水边。玉京:古代传说中的神山,传说为昆仑山的别名,在华山之西。此泛指远方。 【赏析】 这首诗是写秋日送人远游的离别情景。首句“白云黄叶映沧洲”,以“映”字领起,写出了秋天的景象,同时暗含了送别的环境气氛。次句“一曲清商送远游”,即景抒情,以景语入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厚谊。后两句是全诗的核心,也是最精彩的部分。第三句“人在玉京天万里”,以夸张手法写友人所去之地
解析: 1. 为秋江题画 - 这句诗是整首诗的题目,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江景的感慨。 2. 风荡轻舟白鸟飞 - 描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秋风轻拂着小船,白色的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3. 绿波青草荡春衣 - 这句话进一步扩展了前面的描述,通过"荡"这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水波和青草的颜色,让人联想到春天的景色。 4. 一声长笛知何处 - 这句诗引入了一个新的元素——长笛的声音
【解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全诗以“独行寄璇卧云”起兴,描绘出一幅清幽的山水画面:山清水秀,白石清泉,绿树环合,青山远近,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用笔细腻,着墨不多,却勾勒出了一幅生动而优美的山水画卷。在这幅画卷中,诗人又巧妙地将游人比作是落花,自己则是闲身,与潭影相对。这两句是说,桃花落尽,游人已走,只有这碧潭中的倒影陪伴着闲身了。 【答案】 ①“独行”即独自行走,此句是说自己独自一人来赏景。
【注释】 赵市:战国时赵国的都会,遗址在今河北邯郸市。荆榛:丛生的荆草和榛树。白屋朱门:指豪门富户的房屋,用白粉涂墙,朱漆大门。一尘:尘土飞扬。燕子归来人已换:燕国被灭后,赵国的旧都也成了废墟。野花:指野草。 【赏析】 此诗首句写赵城荒芜破败,第二句写城中豪华富丽的宫殿已成尘土,第三句写燕子飞回,但旧都已被夷为平地。末句写昔日繁华之地现在荒草丛生,春意盎然。全诗以景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