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越
己丑年秋九日,我侍奉御张凤村北上,同乘一条船到达长兴。由于长期被困在风雨之中,此时凤村提议上疏救济灾民的议论,我将此诗呈献给同僚们。 听雨不眠,增添客人的思乡之情;望灯投宿,靠近渔舟。 风声四起,万籁俱寂,四周山景暮色苍茫;寒意袭人,重衣难挡,九月秋意已深。 饥荒之时,谁又能解除百姓长久的困苦?迂腐疏懒之人,徒自怀抱深深的忧虑。 宽仁之心,赖观风使节以体察民情。当宁归来时,或许能为朝廷出谋划策
送刘别驾应朝 救荒无策愧专城,报政重劳入帝京。 千里物情回照烛,百年公论籍分明。 官河缭绕孤帆远,皇路清平别驾轻。 从此陟明君不忝,已曾三载著贤声。 注释: - 救荒无策愧专城:没有好的救荒策略,让我感到惭愧的是只能固守城池。 - 报政重劳入帝京:为了报答朝廷的重任而长途跋涉进京。 - 千里物情回照烛:千里之外的人对这件事的态度如同明亮的蜡烛。 - 百年公论籍分明
诗句:三峰送眼北辰高,健马长驱不惮劳。 译文:在三座山峰前,我目送你远去,北天极星显得如此高远,你骑着健马一路前行,毫无畏惧和劳累。 注释:此句描述了诗人在三座山峰前目送好友远行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与不舍。"三峰"指的是地名或自然景观,而"送眼北辰高"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时的深情与敬意。"健马长驱不惮劳"则展现了诗人对自己所送之人的信任和鼓励
区越的《送肖鹤陈大尹入觐·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寓意的诗作,通过对陈大尹入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望和祝福。接下来,将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1. 遐方操割宜高手: - 关键词:遐方、操割 - 注释:远方的地方需要有能够妥善处理事务的人才。 - 赏析:这句话表明了对陈大尹在远方处理事务能力的高度期待,强调了他的重要性和责任。 2. 清世循良有故家: - 关键词
【注释】 (1)“九月八日”四句:写诗人在高侍御、朱秋卿的陪同下,游览苕溪,一路欣赏浮碧归云、伏虎道场诸胜景。“箫鼓先声”三句:说他们乘船游览,箫鼓之声先引着画船向前行驶,登高远望时,只见江流湍急。“未夸红雨翻吴岫”三句:说没有赞美过吴地春雨,但今天见到黄云满山,却觉得十分美好。“十里更催”三句:说十里外的地方又传来催促游人快划船的声音,表示对沿途风光美景的留恋。“归云伏虎”四句:说沿途景色优美
【诗句释义】 1. 新覆重茅:重新修建了茅屋。重茅,即茅屋。 2. 诸君子:这里指诗人的同辈朋友。 3. 诗酒相贺:以诗歌和美酒来互相祝贺。 4. 赋谢:作赋表达感谢之情。 5. 垣竹多年亘绿阴:围墙边的竹子已经长了很多年了,郁郁葱葱的绿荫覆盖了整个院落。 6. 索绹:形容人衰老无力。索,动词,意为索求、索取;绹,绳索,代指身体。 7. 路连官署门偏静:通往官府的路很偏僻,没有人来往。 8.
诗句解读: 1. 水光山色满行舟,万里河流接海流。 - 关键词: 水光 - 指水面反射的光亮;山色 - 指山脉的颜色。 - 译文: 船在宽阔的水面上行驶,四周被连绵的山色所环绕。 - 赏析: 这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旅途中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2. 寒入岭梅须着眼,春来边雁重回头。 - 关键词: 寒入 - 冬天到来;岭梅 - 梅花生长在高山上。 - 译文:
这首诗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老守皤皤六十秋,寿杯重上谢公楼。”第二部分是“云开古刹浮图见,日溜寒杉野马游。双鲤何来新贯柳,百壶谁送远移舟。穷檐岁晚多憔悴,惭愧诸公七字讴。” 第一部分:描述了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在六十年的岁月里,他的生活充满了喜悦和庆祝。他再次登上了谢公楼,享受着美酒和美食。这里的“谢公”可能是指谢灵运,他曾在这里饮酒作诗。 第二部分: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翠合松杉叠嶂秋,谢公楼是庾公楼。 诸君且贷花前醉,老子还从月下游。 种种未忧新鹤发,籧籧只梦旧渔舟。 抚摩百万惭无补,拟报尧天击壤讴。 注释:翠色与松柏和杉树交织在一起,形成层层迭起的山峦,秋天的景色如此美丽。谢公楼就是庾公楼,两者都是古代著名的建筑。各位请尽情享受花前的美酒吧,我则在月光下悠然自得地游玩。岁月虽然无情,但人们总希望能像那新出的鹤发一样年轻。只是梦中偶尔会想起过去乘坐渔船的情景
谢友惠荔 紫穗遥擎惠老生,仙丹重压小篮轻。 检看鹤顶蜂脾固,擘下罗包玉子赪。 岂有琼瑶堪报德,亦缘风味少缄情。 眼中何物堪同赏,兰自湘沅石自英。 译文: 谢友惠送的荔枝,紫色的穗子轻轻摇曳着,就像老朋友一样。荔枝像仙丹一样珍贵,被放在了小巧的篮子里,显得更加珍贵。荔枝的果实饱满,颜色鲜红如玉,剥开皮后,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晶莹剔透。 我怎能回报你的深情厚意呢?也正是因为这些荔枝的美味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