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作品,题目为《题李侍郎新昌里别业》。全诗共八句,每句七字,押韵。 首句“道艺宫墙夙所师”,意思是说在宫墙之内,我从小就尊敬老师,学习他的道艺和技艺。这里的“师”指的是老师,“道艺”是指老师的技艺和知识。 第二句“端严风格有如斯”,意思是说老师的端庄严谨和风雅的风格,是如此的令人敬仰。这里的“如斯”表示如此、这样。 第三句“何年鹤语归华表”
江门对月次明府何善山韵 楚云新月正推篷,吟对庐山第一峰。 几处惊波鲂入钓,一声撩梦鹤横空。 心关闾井行应遍,春老烟花兴未慵。 操割有馀骚思远,秋风亭上扣巴东。 注释: 江门:地名,今位于广东。 次:效仿。 楚云:指江边的云彩。 新月:刚升起的月亮。 推篷:推开船蓬。 吟对:吟诵着。 庐山第一峰:指的是庐山的香炉峰。 几处:许多地方。 惊波:波涛汹涌。 鲂(fáng):一种鱼,这里泛指鱼。 撩梦
【解析】 题干要求赏析,首先理解全诗大意,然后结合注释和译文,最后分析手法。 “庙木偏承晓露凉,孤高风韵自能长”一句中,庙木指的是先父的墓地,孤高指墓地的高峻与孤独;自能长则指自然之性,即自然的高大与独立。这一句是说,先父墓前的树木因地势之高、环境之孤而显得特别高大、挺拔。 “人贤到处英灵在”,这句的意思是人如果品德高尚,即使到了任何地方,他的英灵都一定会存在。 “情至感时怀抱伤”
注释: 白鹤含花春暮迁,玉台何处扫松关。 林峦重喜回青眼,野鸟如曾识笑颜。 云际高攀多士望,人寰下视几身闲。 朝廷衮阙忙须补,寄兴行云流水间。 翻译: 白鹤含着花儿在暮春时节迁徙,玉台之上何处可以扫去松涛之声? 林峦中喜悦地回首望去,那曾经熟悉的笑容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云端高处有诸多贤士仰望,人间世间我何尝不自在? 朝堂之上衮衣闪耀,忙碌之中须得及时填补。 寄情山水之间,行云流水之间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诗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然后分析选项的表述是否符合这一要求。本题中,A项,“诗人喜晴”与“诗人悲秋”理解有误;B项,“陆氏”指唐代诗人贾岛,“昌黎”指唐朝文学家韩愈;C项,“肤寸无云点太清”意思是:在广阔的天空中,只有那最明亮的太阳才是点睛之笔,其他云朵都是多余的;D项
三秋苦雨九日乍晴登高和莫玉泉封君 注释:三、四句意为:秋天的雨水连绵不断,而到了初九这天,天却突然放晴了。 双不借行山欲尽,百须浮白酒新开。 注释:我不愿意去攀登高山,因为山路太滑,危险太大。我要喝上一杯新酿的美酒,来驱散旅途的疲劳。 茱萸且佩登高去,风雨才辞九日回。 注释:带上茱萸(一种植物,传说能避邪),我就要登上高处,去欣赏那美丽的风景了。只有当风雨刚刚过去,我才肯离开。 云谷老甘还旧隐
蔡半洲中丞提兵征黎,和韵 黎阳已见汉官城,渡海犹劳十万兵。 蠢尔螳螂争奋臂,烈如风火敢逃生。 纵擒有道遐方静,职贡无虞海道清。 节钺南来真不忝,高碑随处勒勋名。 注释: 1. 蔡半洲中丞:指唐代名将李光弼,他曾在任期间治理边疆事务,功绩显著。 2. 黎阳: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 3. 汉官城:指汉朝的宫殿或官府所在地,这里可能是指历史上的黎阳。 4. 渡海:指渡过大海
这首诗是苏轼的《嘉会次韵》,全诗如下: 坐观群动自迁更,乡里衣冠会有盟。 圣主宽恩尤惠老,江湖萧散任飞觥。 撵眉莫笑庐山社,绘影何惭洛下英。 紫水黄云皆乐地,日从觞咏道真情。 注解: 1. 坐观群动自迁更:坐在一边观看各种事物的变化和更新。 2. 乡里衣冠会有盟:在家乡里的人们将会聚集在一起举行结盟仪式。 3. 圣主宽恩尤惠老:圣明的君主对老人特别宽厚和恩惠。 4. 江湖萧散任飞觥
【解析】 此诗是酬答朋友的赠答之作。首句点明题旨,次句写景。第三四句用典,“凤毛”指凤凰羽毛,这里比喻贤能之人。“龙种”指龙子(即太子),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第五六句以史喻今。最后两句勉励对方要早为将来打算。 【答案】 亲朋故旧纷纷送来新鞋,祝贺我儿子赴京应试,我应和作诗一首。泮池边杏花盛开,春意盈盈,学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刻苦攻读,学业进步。紫水河畔,宾贤云集,出类拔萃者众多
注释: 1. 好雨乍晴天界阔,青云飞去白云催。 2. 风生万籁瑟琴鼓,春满一庭棠棣开。 3. 仗剑剑江须说剑,寻梅梅国莫谈梅。 4. 万般心曲输应尽,尽取芝山景致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 首句“好雨乍晴天界阔,青云飞去白云催。”描绘了春雨过后,天空变得开阔,云彩像被风吹走的一样。这里的“好雨”和“青云”都是春天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