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越
【解析】 此诗首联以“摧霜厌雪”起句,写冬去春来之景,接着用“滴露和烟喜发生”一句,点出春天到来,草木生长的气象。颔联“弱草应知麟不践,偃风曾记虎横行”,是说弱小的草应该知道麒麟是不会践踏它的,曾经记载过猛虎横行于野。颈联“试看邑里勤生事,更听弦歌起颂声”,写百姓勤奋生产,歌颂太平盛世。尾联“剩有循良堪采荐,不妨知己重垂名”,写循吏贤人,可以举荐。末两句是诗人自勉之语。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定
夏日邀同社赏花 散发逍遥任老身,炎曦那得困诗神。 江山落落忘年友,风雨潇潇入幕宾。 兰有异香难自秘,酒无兼味苦为陈。 山杯且共花前醉,不用花前劝酒人。 注释: 1. 散发逍遥任老身:形容自己潇洒自在,不拘小节,不受世俗束缚。 2. 炎曦那得困诗神:意思是炎热的阳光也无法阻止诗人作诗的热情。 3. 江山落落忘年友:形容景色壮丽而自然,让人忘却了年龄的差异,如同多年的好友一样亲切。 4.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李之仪。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猿鹤年来信有依,澄江句好忆晴晖。 注释:每年的春天,猿和鹤都会回来,就像我们找到了依靠一样。澄江的景色很好,让我回忆起晴朗的阳光。 赏析:诗中通过描绘猿鹤归来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澄江的美丽景色。 2. 微吟草阁听寒籁,独坐黄昏对紫薇。 注释:我在草堂里轻轻吟唱,听着寒冷的声音。独自坐在黄昏时分
这首诗的格式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第一句:“邑博陈静江诗送小儿会试次韵”,这是一首诗的开头,意思是说,邑博陈静江的一首诗是为了送小儿子参加科举考试而作的。"邑博"指的是地方上的官,"陈静江"可能是他的名字,"诗送小儿会试"则是说这首诗是为了送小儿子去应考而作的。"次韵"则是按照前人的诗词内容和风格来写自己的诗词。 第二句
注释: 五月八日:农历五月八日。 锦衣莫玉泉寿日召饮:皇帝在五月八日寿辰时请莫玉泉喝酒庆祝。 万里归来此饰居:远离家乡,回到这个装饰华丽的家。 邻旧:邻居的读书人。 台沼:池塘,水塘。 盛暑:炎热的夏天。 柬书:书信,指贺寿之信。 妨好鸟:妨碍了好的鸟儿。 碍游鱼:妨碍了游鱼。 乡园乐:家乡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莫玉泉祝寿时所作。诗人用简洁、质朴的语言描述了莫玉泉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环境
诗句释义: 1. 邑侯陈后斋膺奖: "邑侯陈后斋" 是诗人的自称,这里指的是诗人陈后斋。"膺奖" 表示获得奖励或荣誉。 2. 茅檐桑柘覆新青: 描述诗人的住所(茅檐)和周围环境(桑树和柘树)。"覆" 表示覆盖的意思。"新青" 可能是指新长出的叶子颜色。 3. 何限薰风入户庭: "何限" 表示无限或很多,"薰风" 是一种温暖的风,通常与春天联系在一起。"入户庭" 表示风吹进庭院。 4.
张令尹遗爱亭 宫墙道艺三年教,兵食桥梁庶事修。 百姓有天均感戴,老年无事但歌讴。 亦知盛德心常下,不谓穷檐泽易流。 史笔欲寻公是处,新亭卓楔古文洲。 注释: - 宫墙:宫廷的墙壁。道艺:指治国之道和艺术。教:教育。兵食:指军队和粮食。桥梁:指交通设施。庶事:各种事情。百姓有天:百姓就像在天堂里一样。均感戴:普遍地感激和敬仰。老:年老。无事:没有烦恼。但歌讴:只是唱歌和跳舞。也:表反问语气
【注释】 圭峰:山名。在浙江杭州西湖西北,为钱塘八景之一。留题:即留下题诗的字迹。 无端:无故。天容:指天空。先生:这里指诗人自比。 泉涧:指泉水和山涧。芙蓉:即莲花。如诉:好像在诉说。五更:五更时,即半夜。目断:眼望。秋空外:指秋天的夜空中。采菊:摘菊花。篱落东:篱边的花篱东面。延缘:延伸着。归未得:回家还没有回来。黄云:黄色的云彩。 【赏析】 此诗是写重阳节登高游赏的感兴之作。
【注】 圭峰:在江西南昌市西,山形如圭。 留题:留下题诗。 淋漓:犹酣畅。 禅堂:佛教寺院中讲经说法的地方。 无嘉菊:即“无花菊”,一种野菊。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七言绝句,写于作者游览江西南昌的圭峰时所感。首句“绕地山花献笑容”是说满山遍野的鲜花向人们奉献着它们那灿烂的笑容。“翠微初到日方中”,“翠微”指青山的青色,“初到”指刚到达山顶,“方中”指中午时分,意思是登上了圭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九日游圭峰》。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诗句: - “九日相邀尚隔旬”: 意思是说,约定的九日出游已经过去了十天。 - “芙蓉霜老菊霜新”: 描述的是秋天的景象,芙蓉(荷花)在秋风中凋谢,而菊花则刚刚开始绽放。 2. 译文: - “九日相邀尚隔旬”: 我们约定好了要一起去游圭峰,但现在已经过去了十天。 - “芙蓉霜老菊霜新”: 秋天来了,芙蓉已经凋谢